咱村的小广场,倍儿棒!
铁锅店村的小广场翻新了!每天晚上村民们都会聚在这里,跳舞、打球、K歌。追闹的孩子、挥汗的少年、乘凉的老人,小小的广场,承载着村民满满的幸福。村民说,咱村的小广场,倍儿棒!“紫豪观察”今天就带您走进这个京沪高铁旁的小村庄。
人民网 2021-03-25
农业金扁担 挑起绿水青山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位于吉林省东部,地处“世界黄金水稻带”。“长白山下果树成行、海兰江畔稻花香”说的就是这里。就是这样一个土地肥沃、资源丰富的地方,却曾经是吉林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也是扶贫工作的重点地区。带着疑问,调研采访从这里开始。
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21-03-25
一镜到底:青海山沟沟里来了一场快闪
边麻沟村距青海大通县城14公里,是一个多民族聚居村,建档立卡10户25人。近年来,村党支部书记李培东带领大家通过土地流转打造边麻沟花海景区,加上政策支持、对口帮扶,全村实现脱贫致富。
人民网 2021-03-25
滴水穿石,久久为功:绘就绿富同兴的八闽画卷
10年前,这里却是当地人的一块“心病”。原来,外屯乡十年九涝,低洼处稻田常被水淹,依靠种植水稻难以脱贫致富。当地村民许仁寿牵头成立莲子专业合作社,2011年起流转水田种莲子,如今种植面积达3000多亩,带动村民脱贫奔小康。
人民网-财经频道 2021-03-24
董地乡党委书记罗珍玉:“千里劝学”见决心
董地乡是贵州20个极贫乡镇之一。在全乡仅有的这所中学教学楼内,一沓沓《失学辍学台账》和《控辍保学责任书》整齐码放。沉甸甸的护学约定,由学校老师和学生家长签下。这是董地乡一生一策、保学控辍的生动写照。
人民网-时政频道 2021-03-24
海嘎村驻村第一书记杨波:“贵州屋脊”上拔穷根
“坡脚喊来坡上听,走路走得脚抽筋;吃的都是洋芋饭,穿的全是布巾巾。”是过去海嘎村的真实生活写照。2010年春,28岁的杨波来到这个人均年收入不足1600元的村子,开始自己长达十年的驻村工作。
人民网-时政频道 2021-03-24
米箩镇党委书记张鹏程:“红心”照亮小康路
8月的贵州,满眼皆绿。走进贵州省水城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绵延百里的红心猕猴桃产业带宛如一条“绿色长廊”,枝繁叶茂的藤蔓上挂满沉甸甸的果实,水城红心猕猴桃即将迎来新一年的丰收季。
人民网-时政频道 2021-03-24
“扶贫对子”:这三个书记不一般
在纳雍,深山中有一批驻村干部每天在乡间奔走。他们每天惦记着帮老百姓解决烦心事,带乡亲们致富奔小康。时间长了,村民对他们的称呼也在悄然变化,“地瓜书记”“辣椒书记”“‘三包’书记”等亲切而俏皮的绰号也在村里传开了。
人民网-时政频道 2021-03-24
【人物特写】“我把这一颗心留在了岭门村”
“黄书记”是黄海军,80后,海南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湾岭镇岭门村曾经的第一书记。驻村4年,黄海军回到原单位,对接岭门村扶贫工作的,还是他。
人民网-扶贫频道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