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红的春联,温馨的民俗年货,人流如织,八方百姓云集。1月18日,刚刚来到长春市中东大市场年货大集的国际友人和驻华外国记者就被这热闹的场面吓了一跳。图为摊主邀请国际友人品尝糖果。中国吉林网、吉刻APP记者 贾子尧/文 郭全忻/摄

国际友人品尝糖果。中国吉林网、吉刻APP记者 贾子尧/文 郭全忻/摄

外国友人品尝美食。中国吉林网、吉刻APP记者 贾子尧/文 郭全忻/摄

琳琅满目商品挑花了眼。中国吉林网、吉刻APP记者 贾子尧/文 郭全忻/摄

在充满中国元素的背景下合影。中国吉林网、吉刻APP记者 贾子尧/文 郭全忻/摄

外国友人在充满中国元素的背景下合影。中国吉林网、吉刻APP记者 贾子尧/文 郭全忻/摄

大集内春联、灯笼、福字、新年彩灯、年俗饰品,满眼的传统文化元素,年味十足喜气盈盈,“年货大集”生动的展现了中国春节几乎全部的文化生活内容。中国吉林网、吉刻APP记者 贾子尧/文 郭全忻/摄

外国友人自拍留念。中国吉林网、吉刻APP记者 贾子尧/文 郭全忻/摄

2017国际友人看吉林主题采风暨“中外记者吉林行”集中采访活动的五十余名国际友人和外国驻华记者走进敦化老白山雪村,踏雪赏景,做豆包、蒸馒头、贴对联,在吉林体验不一样的新年味道。中国吉林网、吉刻APP记者 贾子尧/文 郭全忻/摄

经过一番“苦战”,一个个豆包终于出锅。国际友人们纷纷拿起刚刚出炉的豆包,竖着大拇指吃得津津有味,对着旁边的人不停地说着“尝一尝,美味”。中国吉林网、吉刻APP记者 贾子尧/文 郭全忻/摄

为了让国际友人充分理解中国的春节习俗和文化,苒燕特意准备了面和馅,专门为远道而来的国际友人们上了一堂做豆包的现场课,国际友人们加着豆沙、拿着模具,学得也是煞有介事。中国吉林网、吉刻APP记者 贾子尧/文 郭全忻/摄

经过一番“苦战”,一个个豆包终于出锅。国际友人们纷纷拿起刚刚出炉的豆包。中国吉林网、吉刻APP记者 贾子尧/文 郭全忻/摄

国际友人们纷纷拿起刚刚出炉的豆包,竖着大拇指吃得津津有味,对着旁边的人不停地说着“尝一尝,美味”。中国吉林网、吉刻APP记者 贾子尧/文 郭全忻/摄

随后,村民和国际友人贴起了对联,有熟知中国文化的外国朋友得意洋洋地和其他人讲解春联的含义,对于这些传统的中国文化,老外们感觉很新奇。中国吉林网、吉刻APP记者 贾子尧/文 郭全忻/摄

来自英国的邓肯是《中国东盟报道》的新媒体编辑,他对中国吉林网、吉刻APP记者说:“这次活动让我见识到了东北农村的风土人情,感觉非常有意思,我回去之后准备好好地写一篇稿子,用照片的形式来描述东北农村的生态环境和民俗风俗,让大家了解到东北的城市很好,东北的农村也不错。”中国吉林网、吉刻APP记者 贾子尧/文 郭全忻/摄

村民和国际友人贴起了对联,有熟知中国文化的外国朋友得意洋洋地和其他人讲解春联的含义,对于这些传统的中国文化,老外们感觉很新奇。中国吉林网、吉刻APP记者 贾子尧/文 郭全忻/摄
-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