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专家包和平
玉米免耕栽培技术是在未经翻耕犁耙的田、地上进行播种和栽培玉米的保护性耕作方法,是一项集除草技术、节水保墒技术、秸秆还田技术为一体的节本增效新型栽培技术。玉米免耕栽培技术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省工省力,节支增收。免耕栽培免掉犁地、整地时繁重的体力劳动,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解放了农村劳动力。传统的翻耕种植,每亩犁地、整地需要投入人工或机耕费用45-60元,而采用免耕栽培,只需除草剂成本10-20元,因而免耕每亩可以节省开支25-50元。同时免耕栽培一般每亩增产25-50千克,增加产值30-60元,因此玉米免耕栽培每亩节本增收达50元以上。
有利于抢上季节,避灾减灾。春旱年景,犁翻整地种植玉米受到很大影响,往往贻误季节,与传统的种植方式相比,春玉米免耕只需完成除草作业后便可抗旱或抢墒播种,抢上季节。
有利于保持水土,保护土壤耕层结构和土地生态环境。玉米免耕栽培,耕层土壤保持原有的结构状态,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和团粒结构的形成。同时秸秆还田后作物秸秆覆盖地表,实现用地与养地相结合,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增加了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可减少地表淋溶和风蚀。免耕的地必须进行苗期深松。
免耕犁底层的土壤过于紧实,既不利于作物扎根,又不利于保水,可见这种耕层对作物生长不利,只有打破犁底层才能使庄稼长得好。打破犁底层最好的办法是深松。苗期行间深松(垄沟深松)。用凿形铲深趟垄沟,在苗期雨季之前,约6月上旬进行。
一般深度要求25-35厘米,要达到这样的深度必须用大型拖拉机带凿形铲来完成。如无这种条件,采用小型拖拉机或畜力犁上小铧深趟也有一定效果(不上
法是深松。苗期行间深松(垄沟深松)。用凿形铲深趟垄沟,在苗期雨季之前,约6月上旬进行。
一般深度要求25-35厘米,要达到这样的深度必须用大型拖拉机带凿形铲来完成。如无这种条件,采用小型拖拉机或畜力犁上小铧深趟也有一定效果(不上土)。
尤其是在春旱地区,最主要的作用是使雨季的降水迅速下渗到土壤深层,防止地表流失,松软的土壤还可增加保水能力,形成土壤水库,以备干旱时使用。实践证明,夏季多蓄的水分对第二年春季的保苗有明显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