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就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对外发出通报之后,作为主要涉事区域的张掖市,痛下决心,以“刮骨疗毒”式多项举措,全方位推进祁连山生态环境整改整治工作,使生态逐步改善。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从张掖市了解到,该市根据原环保部约谈、中央环保督察反馈和全面自查等,清理出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179项,其中由张掖市负责整改171项,中国农业发展集团公司山丹马场(以下简称“中农发山丹马场”)负责整改8项。截至目前,171项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治任务,由中农发山丹马场负责整改的8项问题完成现场整治任务7项,矿业权和在建水电项目退出补偿工作加快推进,保护区旅游项目得到有效整治,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已进入全面修复保护、全面巩固提升、全域监测监管的新阶段。
“张掖干部群众的观念由以前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正在转变为‘靠山护山、靠水养水’。”张掖市环保问题整改指挥部办公室工作人员杨树林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祁连山生态治理成效明显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现有面积198.72万公顷,其中张掖段面积151.91万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76.44%,占全市国土面积的36.2%,涉及该市肃南、民乐、山丹、甘州4个县区的16个乡镇。
5月24日至27日,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张掖市各县区重点就祁连山生态整治进行了采访。据了解,自去年以来,张掖市把打好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整治的阶段性攻坚战与做好修复保护、推动全域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把整治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与整治祁连山外围生态环境问题、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全域生态环境问题相结合,集中力量攻坚,取得了五个方面的显著效果:一是保护区内117项探采矿项目全部关停,矿区矿点生态环境全面治理恢复,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张掖段再无矿山探采活动。二是保护区内水利水电项目全部整治规范,水电站生态基流下泄设施和视频监控全面覆盖,保障了河道生态基流足额下泄。三是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生产经营项目全部退出,核心区农牧民全部搬迁,再无任何开发性生产经营活动。四是草原超载超牧问题得到有效整治,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张掖段草原基本实现草畜平衡。五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深入人心。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九个泉选矿厂尾矿库治理区、水磨沟煤矿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区、皇城镇南大坂煤矿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区等多个现场看到,这些矿区的所有设施均被拆除干净,种上了青海云杉等树种,或者用铁丝网圈起来恢复自然植被。从工作人员现场提供的多幅对比照片可以更加鲜明地看出,绿色的树木和植被已覆盖了原先的矿区。
张掖市巨龙铁合金公司总经理闻斌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该公司去年环保问题曝光后被责令整顿停产,共投入1150万元对厂区进行了全面整改和改造,改善了上料系统扬尘控制、原料堆场扬尘控制等环保配套设施。该公司各项污染源污染物放经检测低于标准限值,现已恢复生产。同时,该公司还配备了烟气排放在线监控系统,以便环保部门随时直观便捷地对废弃物排放实时监控。
甘肃电投河西水电龙首二级电站副总经理雷江逵向记者表示,按照中央环保督察组和甘肃省政府的整改要求,水电站闸门已加装永久性垫块,实现生态放流不受人为控制,建成了雷达流量计装置,能够保障河道基流足额下泄。
持之以恒推进生态环境整治
肃南县的牧民兰永胜、耿永山从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搬迁出来后,已适应了城镇居民的生活。兰永胜当起了生态管护员,主要从事育林工作,目前已育苗30亩约3万株。耿永山得到了当地政府发放的房屋拆迁补偿费、住房补助资金、交通运输补助、生产生活方式转变补助、禁牧补助等补助资金共37.43万元。耿家目前养殖牦牛、马等牲畜40多头。同时,耿永山被聘为护林员,每年可以拿到3万元的劳务费。
为确保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农牧民顺利搬迁,张掖市在生态保护、农牧民定居、草原奖补、公益林补助管护、精准扶贫、困难群众救助等政策集成创新方面大胆探索和实践,采取“四个一”的措施引导农牧民易地搬迁、转产增收。即一户确定一名护林员,一户培训一名实用技能人员,一户扶持一项持续增收项目,一户享受到一整套惠民政策。
针对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内旅游设施项目,张掖市实施差别化整治,对位于核心区、缓冲区的全部拆除基础设施,完全关停退出;实验区内的旅游项目全部停业整顿,在落实环保措施、补办缺失审批手续后规范运行。
据悉,下一步,张掖市将从四个方面持之以恒地推进祁连山生态环境整治、保护和修复工作。一是积极稳妥解决后续问题。对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内许可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旅游、扶贫、农牧业以及生态治理修复等项目,争取实施差别化的项目准入政策。二是争取支持破解整改难题。积极争取国家建立祁连山生态补偿机制,将保护区内的冰川、冻土、荒漠、高山草甸和林地、草原全部纳入生态补偿范围,拓宽生态环境整治和保护修复的资金来源渠道。三是加快推进重大生态项目。紧盯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祁连山生态保护与建设综合治理规划、天然林保护、草原生态补奖等重大生态项目,加大项目申报和资金争取力度,加快项目实施进度,提高祁连山生态保护修复的科学性、系统性。四是配合做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积极配合省级相关部门做好甘肃片区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实化细化试点任务,加快推进国有林场改革、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国土空间用途管控制度建立等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公园核心区等重点区域生态移民搬迁安置,统筹好开发、保护和发展的问题。
记者手记
保护与发展并重应为长效之举
通过5月下旬在张掖市肃南县、山丹县、临泽县、甘州区等各区县的实地采访,记者对张掖市全方位推进祁连山生态环境整改整治工作促祁连山生态改善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在基于经济利益对祁连山采取掠夺式开发被媒体曝光从而被举国关注之后,张掖市痛定思痛,以“刮骨疗毒”式治理,初步取得成效。
连绵的祁连山,孕育了河西走廊,繁盛了古丝绸之路,乃至有人赞誉祁连山承载着半部中华文明的辉煌历史。张掖之所以有“金张掖”之美誉,就是因为长期受益于祁连山的润泽,祁连山及其发育形成的多条河流是张掖乃至河西走廊的母亲山、母亲河,我们有什么理由不保护好母亲山、母亲河?
作为古丝绸之路与河西走廊的精华地段,张掖市文化旅游、生态农业等资源独特且丰富。近年来张掖市在发展文化旅游业、戈壁农业方面收效颇丰。张掖中国地貌景观大观园、卧佛寺、七彩丹霞、山丹马场等一批独有、稀缺性旅游景区景点和沙漠赛事在业界乃至全国都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文化旅游业迎来井喷式增长。立足资源优势,挖潜增效,张掖的经济社会发展定会走上健康、科学可持续的坦途。
事实证明,保护与发展并重应为长效之举。只要持之以恒地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相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张掖会成为令人欣喜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