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白城师范学化学学院 那可心
作品:【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创业人物张航伟:一双高跟鞋的两种价值
生活中就是有那么一些人,可以将飘在空中的闪光点捕捉,用一种异于常人的坚持,切实地使其根植于土壤,转化成我们生活中不断涌现的各种新品。我们常常称这样的一群人为筑梦者。
90后小伙子张航伟就是这其中的一员。挂着阳光的笑容,用超出年纪的稳定和坚毅,将一双高跟鞋实现了两种价值。
湖南伢子闯入关东
1991年出生的张航伟是土生土长的湖南郴州人,在19岁之前,这个伢子眼里的世界就是那一方终年绿色的山水。湖南人骨子里有种冲劲,不信邪,不怕压,能践行,张航伟秉承了这种性格特征。2011年,19岁的张航伟高中毕业,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东北,他说想看看不同的世界,喜欢东北人的豪爽,也想身临其境地见识下分明的四季和漫天的大雪。
初入大学的张航伟本来的专业是信息管理信息系统,但在对所选专业有一定了解,同时深入地分析了自身的优缺点之后,他果断作出了调整专业的选择,顺利地从信息管理信息系统专业转调到长春工业大学的热门——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大学期间,张航伟又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奖学金。
这样一个优秀的小伙子,按照大众思维可以选择一条平顺的发展道路,比如继续深造考研或者入职稳定的单位进行工作,过一种相对安逸、简单的生活。可有梦的人不会停止脚步,一次机缘巧合的北京之旅彻底改变了张航伟的人生履历。
张航伟带领团队参加创业大赛
灵机一动寻到商机
大学毕业前,张航伟利用假期到北京游玩,逛了小半天王府井的他细心地发现,身边行走的女士大多都是穿着高跟鞋在努力跋涉,有匆忙赶路的白领,有逛街观光的路人。这些人的速度快慢不一,但都不甚稳健,更有一些干脆直接坐在路边休息。
看到这一幕,张航伟突然灵光一显,能不能做一种高跟鞋,兼具高跟鞋的美观与平跟鞋的舒适,同时平衡美观与实用两种需求呢?用什么方式能让同一双鞋,在正式的场合有高跟鞋的挺拔,在出行游玩之时又可以迅速变身成为适宜行走的平底鞋呢?有没有这种可能?
想法一旦产生,张航伟就开始不断地琢磨、观察,深入地进行市场调研,在调研中完善思路。张航伟经过调研认为,他的想法有可能实现,并且填补了市场的空白点。
湖南人骨子里的冲劲又上来了,这个学电气工程的理工科男生开始逐步落实自己的想法。
世间的事都是如此,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易,一个理工科的大男孩,要做一个跟女性息息相关的物件,熟悉和了解就是一道关。高跟鞋算得上是女性的一个专属物件,而每个人的足弓弯度都是不同的,走路时的着力点也不同,为此张航伟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查阅,了解构造原理,熟悉版型材质,一次又一次推敲假设,一遍又一遍地修改方案。方案最终确定,并申请到专利之后,张航伟又犯难了。方案是否成熟,必须用现实的产品来进行检验和考核,眼下的当务之急就是得找个技术过硬的顾问把方案落地。
百折不回成果初现
互联网下的联络和信息都是发达的,通过互联网,历尽辛苦的张航伟终于在广州找到了他需要的技术人才。当他满怀热情地把自己的专利和精心准备的商业计划书向对方陈述完的时候,这位资深的业内人士一个“不可能”直接回绝了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大男孩。可张航伟并没灰心,他在广州住了下来,连续几天,天天去找这位业内人士,反复向对方介绍自己的理念,并从多角度分析计划书的可行指数。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位资深的匠人终于答应试一试。一个月后,那双在张航伟脑海构化了N久的高跟鞋终于第一次真实地摆在了他的眼前。
苦尽甘来,如今一批志同道合的人从四面八方走到了一起,组成了一支为梦想而战斗的团队。张航伟说,在产品质量上,团队和技术在做最后的调试。产品投向市场以后,对自己和自己的整个团队将会是更大的一个挑战,有两个问题亟待解决,第一是带团队,第二就是产品的销售模式,两者皆是重点。我们要做中国最具创意的高跟鞋,我们的目标是:像占领华尔街一样,占领变换高跟鞋市场。
梦想是一种很神奇的存在,因为有梦想,生活才有更多的色彩和其他的可能。而我们大多数人都仅仅将自己的梦想停留在想这个阶段,绕不过的思维瓶颈,突破不了的现实壁垒,一个个成为逐梦路上的绊脚石。最终梦想变成一种空想,明天变成今天的拷贝。而张航伟这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用切实的行动成功实现了将想法变成专利,将专利变成产品的大跨越,真真实实地将逐梦一步步变成筑梦,将自己的梦想稳稳地抓在自己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