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学习动机更务实 上网时长大幅增加 教育内容-教育职场 何长春 2247664

“00后”的生活图景什么样

“00后”学习动机更务实 上网时长大幅增加

2016-10-25 | 来源: 光明日报

  “00后”消费水平远超“90后”

  费水平体现在零花钱支出、购买生活用品、数码产品使用等方面。数据显示,“90后”每周支出10元以下的比例为六成多(65.9%),“00后”不足半数(40.4%),降低25.2个百分点;每周消费10元以上的各档,基本呈现出2015年>2010年>2005年的趋势;尤其是每周花费百元以上的比例,“00后”为11.2%,“90后”为1.8%,提高9.4个百分点。

  生活用品购买上,“90后”购买鞋子价格多在100元以下,其中50元以下的比例为43.6%,50~100元的比例为30.4%,合计74.0%。鞋子价格100元以上的比例为26.0%;“00后”鞋子价格多在100元以上。其中,100元以下的比例合计14.9%,100元以上的比例为85.1%。可见,100元以上的比例上升了59.1个百分点。这说明,“00后”的生活用品开始追求高价。

  数码产品使用上,“没有”各类电子产品的比例“90后”为25.9%,“00后”为11.3%,下降14.6个百分点。另外,10年间增长最快的是手机拥有率,2005年比例为8.0%,2010年为33.4%,2015年为64.6%,“00后”比“90后”增长了56.6个百分点,翻了三番。另一个增长比较快速的是个人电脑,2005年比例为9.7%,2010年为17.0%,2015年为29.1%,“00后”比“90后”增长19.4个百分点。

  ●建议

  应转变观念,把理财教育作为生活教育的重要部分,发挥少年儿童的主体地位,请孩子多参与家庭经济规划。

  结合不同群体的少年儿童特征进行理财教育,给少年儿童与时俱进的新型理财教育。“00后”的消费特点与他们的成长环境有着密切联系。家庭、学校、社会、媒介等,都在影响着少年儿童的消费观念及行为习惯。理财教育对少年儿童一生的成长、幸福都有重要意义。因此,家长和老师等教育者要把财商教育作为生活教育的重要部分,把理财教育看作比学习数学、语文、英语更重要的教育,这样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和学校学习中处处渗透理财教育。同时要多发挥少年儿童的主体性,给孩子更多的消费自由权,多为孩子提供学习消费、理财的机会。另外,消费教育要与时俱进,成年人应该加速学习新技术,用接纳的心态了解互联网时代的消费特点,并培养少年儿童的网络安全意识,结合互联网时代的特点对少年儿童进行理财教育,提高少年儿童的消费能力,培养新时代的消费习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孙宏艳、张旭东、赵霞等)

      上网时长大幅增加

  数据显示,“00后”在电子产品占有率上,呈现出数量多和种类多的趋势。“00后”拥有手机的比例(64.6%)是“90后”少年儿童(8.0%)的8倍,拥有个人电脑的比例(29.1%)是“90后”(9.7%)的3倍;“00后”和“90后”平均拥有个人电子产品的数量分别为2.5个和1.7个,什么电子产品都没有的比例分别为11.3%和25.9%。此外,“00后”还拥有诸如pad(20.2%)、数码相机(15.4%)、电子书(10.9%)及其他电子产品(22.0%)等更多类型的高科技数字产品。

  少年儿童平时上网时长在1小时以上的比例由“90后”的4.6%增加到“00后”的16.1%,在休息日的上网时长超过1小时的比例由10.1%上升至45.8%。少年儿童对网络的使用和依赖增长迅速,一方面是来自家庭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学校教育在数字时代的思维变革。

  ●建议

  应将媒介素养培养教育体系下移至小学课程体系,并注重面向家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

  将媒介素养培养体系下移,纠正媒介素养教育零散、分散的倾向,推进媒介素养理论发展,更新媒介素养教育方法、内容、形式,在小学阶段设置相关课程,对少年儿童的媒介素养进行正确引导。

  另外,应注重面向家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以家长学校为依托,通过网络推送等手段,向少年儿童父母传授媒介知识、技能,帮助父母更好指导孩子进行媒介使用;在成人与儿童的对话中,讨论媒介内容和使用策略,分享彼此的观点和看法,培养少年儿童鉴别媒介信息和批判性看待问题的能力。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孙宏艳、张旭东、赵霞等

责任编辑: 何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