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俄侵略者和日本帝国主义者都把中国东北作为主要侵略目标,双方互相争夺这块肥沃而又资源丰富的土地,吉林由全国海岸线最长的行政辖区变为距海最近的内陆省。吉林人民奋起抵抗,吴大徵、依克唐阿、韩登举、吴禄贞等为捍卫国家领土主权作出了突出贡献。
第一单元 沙俄对吉林的侵占
《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的签订,使沙俄侵占了中国东北10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这些侵占不仅使吉林从滨海省份沦为内陆,更造成出海口缺失,至今仍是东北亚地缘格局的历史伤痕,彻底改变了中国东北的版图形态与地缘命运。
第二单元 日本对吉林的侵略
光绪三十年(1904),日俄两国为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权益,在东北开战,清政府竟保持中立。日俄两军肆意烧杀抢掠,数十万百姓流离失所。日俄战争以日本战胜而告终。
第三单元 吉林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1880年任吉林督办后,吴大澂首创"靖边军"新式陆军,于珲春修筑东、西两座炮台,配备克虏伯大炮12门,彻底扭转了沙俄军舰随意溯图们江而上的被动局面。
初审: 曹淑杰
复审: 张彦梅
终审: 陈尤欣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