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满国务院旧址:东北沦陷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建筑 文脉内容-关东文脉 曹淑杰 3925975
伪满国务院旧址:东北沦陷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建筑 文脉内容-关东文脉 曹淑杰 3925975

报料电话:0431-82902222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关东文脉 > 文脉内容

伪满国务院旧址:东北沦陷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建筑

2024-11-12      来源: 吉林文脉微信公众号

吉大基础楼_副本.jpg

现为吉林大学基础楼 图片/图虫创意

伪满国务院旧址

位于今长春新民大街北端

新民大街与解放大路交会处的南角

北与地质宫相望

它是东北沦陷时期

伪满官厅建筑中最具代表性建筑

为“兴亚式”建筑风格

建筑外观呈“王”字形

亦称第五厅舍

1933年3月

伪满国务院成立了“官衙建筑委员会”

负责伪满官厅建筑的设计审查

1934年初

伪满总务厅厅长亲自主持了

伪满国务院设计方案的审查

并吸取了第一厅舍、第二厅舍的

设计经验和教训

这次没有选用相贺兼介的设计方案

而是采用了一位年轻设计师

石井达郎的设计方案

其方案运用了中国建筑元素

并参考了日本国会议事堂的设计

把中日传统建筑形式结合起来

将设计方案定位于

满足日本侵略者

对东北长期统治的政治需求

2_副本.jpg

伪满国务院  图片/房友良

1934年7月19日

该建筑动工建设

1936年11月20日竣工

占地面积49465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19115平方米

由大林组施工

地上四层,地下一层

另加二层塔楼

地上一、二层面积4242平方米

三层3736平方米,四层1962平方米

塔楼一层324平方米,二层144平方米

地面距塔楼高度44.8米

中央四层高22.15米

建筑坐西朝东,平面呈“王”字形

中央塔楼高出两翼,两侧左右对称

钢筋混凝土幕壁式结构

外墙和屋瓦均为深褐色

墙面贴花砖或石板

外部正门左右两侧的圆柱

及腰线、基础石、磨菇石台阶等

均采用吉敦线穆林产的红花岗石

正面及中央塔楼采用的是富国石

地下室有通风照明装置

过道可过轿车

塔楼顶部采用

中国传统的重檐四角尖顶

为当时市内最高建筑

三层高的门廊

设计了两根方柱和四根塔司干柱廊

3_副本.jpg

伪满国务院内部 图片/房友良

建筑材料使用的石材是

吉林产的玉砂石

饮马河的河沙

小野田的水泥

墙体使用东京式的红砖

室内楼梯扶手的抱鼓石

为产自意大利的大理石

室内的三部电梯为

1933年日本生产的奥的斯电梯

其中一部专门供伪满皇帝溥仪

和伪满国务总理张景惠等专用

该电梯虽然没有现代电梯先进

但在当时已具备了先进安全的控制系统

这部电梯至今保存完好

整体工程造价250万元

用工26万人次

仅次于造价600万元的

伪满中央银行大楼

4_副本.jpg

伪满国务院旧址屋顶  图片/房友良

1946年后

该建筑由国民党励志社

及国民党第一兵团政工

副官、军需处使用

东北“剿总”第一兵团团部也曾设在此

1948年10月长春解放后

先后由长春解放大路小学

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使用

1958年由吉林医科大学使用

1978年由白求恩医科大学使用

1983年

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0年

该建筑由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使用

2013年5月

被批准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吉林文史出版社《长春城市映像》

  初审:曹淑杰   复审:张彦梅 终审:陈尤欣

看吉林新闻,尽在吉网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