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中华传统文化的“高光时刻” 文脉内容-关东文脉 曹淑杰 3872219
七夕,中华传统文化的“高光时刻” 文脉内容-关东文脉 曹淑杰 3872219

七夕,中华传统文化的“高光时刻”

2024-08-07 13:16      来源: 光明日报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这是柔情似水的七夕,这是佳期如梦的七夕。

  这是一个有关爱与暖的传统节日。在商家眼里,这是中国情人节;在社区眼里,这是中国家庭节;在学者眼里,这是中国民俗节……这个传承千年的“乞巧节”“女儿节”“双星节”,绵延着中国农耕文化中最温柔与浪漫的那一页。

  民俗之魅,民族之美。2006年,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后,“牛郎织女”传说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为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首次在山东、广东、甘肃三地统筹开展七夕节体验式活动。在浓郁的商业氛围和爱情渲染之下,七夕正洗去浮华、回归本真,展现民族节日最走心的气质与灵魂。

  回头望去,早在西汉时期,牛郎织女便由星名变成了男耕女织的神话人物,且被注入节日内涵之中。在《淮南子》《风俗通》中,出现了“鸟鸦填河桥而渡织女”和“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的传说。民间随之产生了七夕夜外出看牛郎织女相会的活动,宫廷亦有“穿七孔针”“跳于阖舞”之俗。自此以后,七夕越发温婉动人,承载文化、演变传统,成为民族心理认同的一部分。

  它是创造之节。《西京杂记》有言:“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我国广东、乃至香港地区等,过七夕节仍保留着“乞巧”的核心传统。乞巧的本意,便在于创造与创新。中华民族勤则不匮、自强不息,在节日文化中都洋溢着推动生产力与社会进步之美。它是婚恋之节。“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是中华民族最淳朴而真挚的爱情观。牛郎织女的故事,传扬的是忠贞与坚守。举案齐眉、家和事兴,快意人生、追求幸福,千百年来,这恰恰是中华民族婚恋家庭观的核心要素。

  更重要的是,七夕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圆满”与“和合”的精髓。这是粗放却质朴的中华民族价值观与世界观,贯穿中华传统文化的所有领域和全部历程——祭拜祈福里“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爱情悲剧中“和而不同”的社会观、民俗活动中“人心和善”的道德观……沉淀为文化的“初心”,培厚为民族的根本。

  或因如此,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首次将七夕节写进顶层设计。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亦有全国人大代表提交《关于延长和增加中华传统文化特色节假日的建议》,呼吁增设七夕节等为法定节假日。凡此种种,皆说明各界已然认识到七夕佳节的重要意义,重拾“遗失的美好”、重温七夕的浪漫。

  这份美好、这份浪漫,是文化自信之源,亦是文化软实力之彰显。年年七夕、今又七夕,不妨让这个洋溢爱与暖的日子,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高光时刻”,声彻寰宇、泽流遐裔。(邓海建)

  来源:光明日报

  初审:曹淑杰

  复审:张彦梅

  终审:陈尤欣

编辑: 曹淑杰   责任编辑: 张彦梅   编辑总监: 陈尤欣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