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有龙! 文脉内容-关东文脉 曹淑杰 3818743
长春,有龙! 文脉内容-关东文脉 曹淑杰 3818743

长春,有龙!

2024-02-04 来源: 中国吉林网

       长春有龙.jpg

       这里有最早石雕的龙。

  1985年,长春左家山遗址出土了一枚造型古朴的石龙。石龙首尾相衔,呈蜷曲状;中心圆孔较大,颈后背脊穿有一孔。龙首上嘴、鼻、眼、耳等器官清晰可辨,嘴向前凸,吻部较宽,双眼突出,双耳凸起;龙身光素无纹饰,打磨光润。

  ——这就是我国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石雕龙,堪称“中华第一石龙”的左家山石龙。

“中华第一石龙”.jpg

“中华第一石龙”(来源:长春市博物馆)

  这里有城市命名的龙。

  在城市那座著名的地质宫中,藏着一只“娇小长春龙”。

  这是吉林大学的古生物学专家们,在长春市公主岭刘房子镇发掘出的恐龙化石。这种名字看起来就非常可爱的恐龙,生活在距今1.2亿年前的早白垩世,体长只有一米,体态轻盈、善于奔跑。

  它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为完整的基干鸟脚类恐龙之一,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对了,这一化石还被评为“中国美丽化石”。  

   这里史书中有龙。

  “痛饮黄龙”——长春北部的农安,就是史书中鼎鼎大名的“黄龙府”。

  这里和“龙”的缘分可谓由来已久。除了“黄龙府”这个名字,这里还叫过“龙州”“龙安”“龙湾”。

  而农安的著名地标农安辽塔,也被称为“黄龙塔”“龙湾塔”。

  对了,前面提到的中华第一石龙,出土的位置也在这里。

农安辽塔.jpg

农安辽塔 (来源:视觉中国)

  这里山川中有龙。

  长春南部有一座“阜丰山”。

  这座被很多人称作长春“父亲山”的山岭,还有一个名字——“白龙驹山”。

  相传,此前有一匹白龙驹因不善行雨,被驱赶下界,被困山中。后来一位小石匠碰巧打开了机关,白龙驹因此获救,并庇佑方圆百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附近居民怀念白龙驹的恩德,就把这座山岭称为“白龙驹山”——时至今日,这附近还有一座叫做“白龙驹”的村庄。

阜丰山.png

阜丰山  资料图片

  长春东部有一座“兴隆山”。

  相传,这座山的山岭,以前也曾被叫做“龙山”。

  据说在清朝嘉庆年间,一批移民从关内移居至此,有裴、张两户大家族依山而居,裴氏居岭前,取屯名“前龙山”,张氏居岭后,取屯名“后龙山”。

  长春附近还有一座“乐山”。

  而相传很久以前,这片山叫做“土石龙”,山头有一眼泉,俗称“龙泉”。

  相传清朝乾隆年间,一名道士云游到此,说这条山脉叫“土石龙”,山头是龙头,泉眼是龙嘴。如果“龙头”伸入到伊通河,就要再诞生一个“真龙天子”与皇帝争位。根据道士建议,人们在山头设立一口“神钟”,镇住“土石龙”,免其长到伊通河。后来,人们为了镇压这里的“龙脉”,又在山头下盖起玉皇阁、观音庙;山腰建娘娘庙、关帝庙;山头上建起一座钟楼。

长春南湖公园.jpg

长春南湖公园 (来源:图虫创意)

  这里河湖中有龙。

  一片夏季波光粼粼,冬季银装素裹的水泊,就坐落在这座城市寸土寸金的核心位置。

  对,这就是长春南湖——以前,这里被叫做“黄龙公园”。

  而在长春的城市东南,还有一片更大的水域:净月潭。

  在空中俯瞰这片水泊,想不想到是一条腾空而起的“龙”?

  出了长春市区一路向北,在合隆还有一片湿地,叫做“卧龙湖”湿地公园。

雪后长春_副本.jpg

卫星视角下的雪后净月潭 (来源:视觉中国)

  这里天空中有龙。

  居住在长春的军迷们,是一个非常幸福的群体。

  毕竟,他们有一项特殊的“福利”:每年在家门口,就能看到空军航空开放活动以及长春航空展。

  在这里,伴随着震撼人心的发动机轰鸣,你能亲眼看到歼-10“猛龙”战机、歼-20“威龙”战机近在咫尺、呼啸而过。

  拥有这样便利条件的城市,着实不多。

长春航空展.jpg

  这里街路间有龙。

  龙的名字,在这座城市的建筑上、街路中,随处可见。

  来到长春,先要降落在一座机场——机场的名字叫做长春龙嘉国际机场。

  长春城北的最高建筑,叫做龙翔国际商务中心;商务中心旁边的金色圆球,叫做“龙珠大厦”。

  作为长春新区的核心区,这里还有一座龙翔广场、一条龙湖大路;不远处,还有一座望龙桥。

龙翔国际商务中心_副本.jpg

龙翔国际商务中心  (来源:图虫创意)

  这里企业中有龙。

  距离上面提到的龙湖大路不远,有一家叫做“长光卫星”的企业。“吉林一号”卫星的一期工程由138颗涵盖视频、高分、宽幅、红外、多光谱等系列的高性能光学遥感卫星组成,已经建成了目前全球最大的亚米级商业遥感卫星星座。

  而这家企业,在本部之外还建有一处航天科普教育基地,位置就在龙泽公园。

  对了,长春光机所成立于1952年,属龙。

hangkongjidi.jpeg

长光卫星航天科普教育基地   李煦/摄

  这里舞台上有龙。

  前面提到的农安,还孕育了一种崭新的戏曲——“黄龙戏”。

  这一地方戏种,以皮影戏音乐为基调,吸收了二人转、东北民歌、东北大鼓等曲调,借鉴京剧、评剧的表演形式,以辽王朝在黄龙府的活动为背景,编制演出了《圣明楼》《魂系黄龙府》《兴国皇太后》等大型历史剧目。

黄龙戏《兴国皇太后》剧照.JPG

黄龙戏《兴国皇太后》剧照   (资料图片 )

  这里球场上有龙。

  “在这片大地,有一个冠军,他们叫做长春亚泰队!”

  2007年,长春亚泰上演中超版“凯泽斯劳滕奇迹”一举夺冠,成为了无数吉林球迷心中永远的经典记忆。作为一支在中国足坛打拼二十余年的冠军球队,长春亚泰已经成为了这座城市辨识度极高的一张名片。

  而在长春亚泰战袍的胸口,你也能找到“龙”——一个踢足球的小龙人。

亚泰小龙人.jpg

长春亚泰队徽中的吉祥物:小龙人 (来源:视觉中国)

  这里车头上有龙。

  中国第一辆国产轿车,就诞生在这里。

  历经百年国耻,新中国面对的,是一个千疮百孔、一穷二白的烂摊子。

  “尽管春寒尚余料峭,难阻东风吹度春城”。在一汽工人们夜以继日的努力下,1958年5月12日,我国第一辆“东风”牌轿车试制成功,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轿车的历史。

  这款被命名为“东风”CA71的轿车,车头最为醒目的标志,是一条腾飞的金龙。

  为了设计这个车标,设计师曾挎着相机、拎着胶卷,跑到北京故宫、颐和园和北海这些地方找龙,还求教过梁思成等专家学者。

东风CA71车头的金龙,资料图片.png

东风CA71车头的金龙 (资料图片)

  这里影院里有龙。

  新中国的电影摇篮,也在这里。

  长春电影制片厂,曾开创了新中国电影史上的“七个第一”,为新中国电影多片种试制作出了开拓性贡献。

  在长影旧址博物馆的展馆中,你能够找到一个熟悉的名字——“成龙”。

  在2017年,成龙与长影集团签约,正式受聘为长影集团总导演。

  查一查资料,成龙与长春、与长影的缘分不浅。他主演的《醉拳Ⅱ》《新宿事件》等影片曾在长春取景拍摄;2011年,长影集团领衔出品的历史巨制《辛亥革命》也是成龙出演的第一百部电影,他不仅在片中出演黄兴,还担任了影片的总导演。

  这里习俗中有龙。

  根据记载,长春一带曾流传一项特殊的习俗——“龙凤日”。

龙凤日.jpg

龙形风筝 (来源:视觉中国)

  这种习俗认为,一年四季有4个“龙凤日”,这几个日子的好坏,能关系到农业的歉丰。

  农历正月廿五日,为第一个“龙凤日”,也叫“添仓日”。这一天如果天气好、万里无云,预兆着天气将风调雨顺、利于农耕。

  农历四月廿五日,是第二个“龙凤日”,早年间的这一天,农民有早起看风向的习俗,此时最怕连雨天、刮东北风,以无云无风、天清气爽为佳。

  农历七月廿五日,是第三个“龙凤日”,一年生产的成败,关键靠这一天来预测。此时正是晒粮食的时候,最怕下雨。

  第四个“龙凤日”是农历十月廿五日,人们认为,这天的天气好坏,能够影响到明年的正月廿五日。不过,由于一年收成已定,人们对此日多不重视。

  尽管现在,这些习俗已经慢慢淡出视野,但是在一些村落的老年人中,“挂龙尾”等习俗,依旧保留了下来。(作者:郭帅)

  节选自中国吉林网《 寻城记|吉地有龙 》

       海报设计:魏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