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称: 四鸾衔绶金银平脱镜
时 代:唐代
规 格:镜为圆形,直径22厘米
收 藏:陕西历史博物馆
鉴 赏:唐四鸾衔绶纹金银平脱镜,1956年出土于西安市东郊韩森寨,是西安出土的唐代平脱镜中最精致、最完整的一面。镜为圆形,镜背正中置圆钮,镜钮四周以金丝同心结环绕,素缘。钮外一周贴饰花叶形银片,镜背主纹为四只口衔绶带逆时针飞翔的鸾鸟,为金片刻镂粘贴而成。经过千年岁月的洗礼,镜子的正面已经锈迹斑斑,但是铜镜背面保存完好,金光银灰的饰片在黑色素胎的映衬下显得华丽夺目。
金银平脱是一种华贵的装饰方法,做法是把厚度一般不超过半毫米的金银箔纹片粘贴在器物上,然后用色漆髹(xiū)涂数道,再经打磨使纹片与漆面平齐,以显示出色漆地上的金银图案,纹片上有时还施镌刻。金银平脱较多地应用于漆器,兼见于铜镜等其他制品。这种工艺做工精细、费工费料,做成的器物也因此极为美观华贵。金银平脱镜是皇家贵戚、达官贵人的重要装饰品和馈赠物。
鸾鸟是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人们认为它能够带来幸福和吉祥,“绶”与长寿的“寿”字谐音。所以“鸾鸟衔绶”蕴含着幸福长寿的寓意,四周环绕的“同心结”则象征着相爱之意。这面铜镜表达了唐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许。
编辑: 曹淑杰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