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七夕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有“乞巧节”“七月七”“女儿节”等多个名称。
将“七月七日”作为一个节日记载并加入乞巧元素,最早出现在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搜神记》中云:“至七月七日,临百子池,作于阗乐。乐毕,以五色缕相羁,谓之‘相连绶’。”在汉时后宫之中,七月七日是宫女们操练女红、寄望爱情长久的一个日子。从这一点看,当代将七月七认定为“中国情人节”是有历史依据的。唐代韩鄂《岁华纪丽》卷三引《风俗通》写道:“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第一次将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七月七日称为“七夕”。
清中期后,传统七夕节开始由盛转衰。清嘉庆年间,已有乞巧等风俗式微的记载。新中国成立之后,也有多个地区民俗资料中表明“此俗现已绝迹。”七夕节及相关风俗大有从人们生活中消失之势。
2002年,河北发起了一场名为“七月七爱情节”的七夕庆祝活动,在当地引起了轰动。此后,多地举办与七夕相关的活动,更有专家学者参与其中进行七夕专题研讨,为七夕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学术支撑,民间开始自发将带有淡淡忧思的七夕镀上了“勇敢追爱”的当代色彩。而七夕与商业的结合、“七夕经济”的崛起,也自此而始。之后,七夕“中国情人节”的身份逐渐深入人心。
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7年,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形成新的节日习俗。”“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七夕节是我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七夕文化不仅蕴含着向往自然和谐、爱情美满、家庭幸福的价值理念,还凝聚着渴望智慧、追求工巧、激励创造等精神崇尚。保护并传承七夕节日文化与民俗,既是尊重和珍视老百姓的生活传统和心灵诉求,也是传承和发展深深扎根于民俗大地上的文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