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如何过中秋? 文脉内容-关东文脉 曹淑杰 3628116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古代人如何过中秋? 文脉内容-关东文脉 曹淑杰 3628116

古代人如何过中秋?

2022-09-09 07:26 | 来源: 中国吉林网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按中国古代历法的解释,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仲秋”,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叫“中秋”。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

  中秋节由来

  关于中秋节的由来,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对其节日得名和节日习俗有较为详细的记载:“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时,又谓之月少。此际金风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飘香,银蟾光满,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竞夕之欢。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图子女,以酬佳节。虽陋巷贫窭之人,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夜天街买卖,直至五鼓,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晓不绝。盖金吾不禁故也。”

  唐代中秋行“拜月

  唐代的中秋节,文人墨客皆爱玩月、赏月。唐代欧阳詹《玩月》诗序说:“玩月古也。谢赋、鲍诗,眺之“庭前、亮之‘楼中’,皆玩月也。”又有张九龄在《望月怀远》一诗中吟咏道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可见,在唐朝时,并不流行拜月。只因,拜月本是天子专有的礼制,《礼记》中说:“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

  相传某年八月十五之夜,唐玄宗在宫中祭月时随侍道人作法,将手中拐杖化作空中银桥后,步入月宫。但见门楼匾额上书“广寒清虚之府”,门口的高大桂树下白兔正在捣药,宫内嫦娥诸仙女在悠扬的乐曲伴奏下,翩翩起舞。玄宗从月宫归来后,命人整理出暗自记下的舞曲,命名为《霓裳羽衣曲》。月宫之所以称“广寒宫”,也与此传说有关。

  赏月之余,品尝月饼逐渐成为中秋节的一个民俗符号。月饼最初起源于唐朝,为军队的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匈奴得胜,八月十五凯旋而归。当时有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品尝,从此就有了中秋吃饼食的习俗。当时的大户人家一般都会在中秋节摆设大香案拜月,圆饼、西瓜、苹果、葡萄等供品一应俱全,其中圆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考究的人家,西瓜还要特意切成莲花状供奉。

  北宋中秋始“团圆”

  “中秋节”的提法最早出现于南宋吴自牧所著的《梦梁录》中:“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

  宋代对中秋节的最大贡献,是给中秋节赋予了“团圆”的内涵。后来中秋节被视为“团圆节”,源头应该在北宋。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在《水调歌头》里,把北宋人对中秋节的理解阐释得淋漓尽致。

  南宋“月饼”诞生

  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一书,已有“月饼”一词。苏东坡就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之句。但直到明代,才在《西湖游览志会》中有有关于中秋节吃月饼的确切记载。明代史学家沈榜在《宛署杂记》中描述北京中秋月饼盛况时写道:“造面饼相遗,大小不等。饼 中以果为馅,巧名异状,有一饼值数百钱者。”书中还介绍了当时的制作工艺,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北京皇宫中供月使用的月饼“从下至上直 径尺余,重有两斤。”

  明代流行“送月饼”

  到了明代,“吃月饼”已为中秋节固定风俗。中秋节所食之饼除了“月饼”叫法外,还有“团圆饼”、“团饼”等叫法,正德《建昌府志》中便称,“中秋,登楼玩月,多用西瓜、团饼,亦取月圆之义。”现代特别流行的中秋送月饼风俗明代已开始流行。崇祯《嘉兴县志》称,“十五是为中秋,作饼肖月形,曰‘月饼’,有相馈遗者,取团圆之义”;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也有相同说法,“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

  古人的中秋节,充满了温情与乐趣,十分好玩。今日之中秋节,虽然不如以往盛隆,但那份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对“家人闲坐,灯火可亲”的美好感情的期待绵延不绝。


编辑: 曹淑杰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