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一个历史悠久的节日中自然有诸多的故事点缀其中,年代久远了自然也随着时代的不断更替,增加不同时代的新元素。今天,让我们一起探究端午节的千年“进化史” 。
汉代:系“五色缕”食“角黍”
两汉之前,古人认为五月是“恶月”,五月初五更被视为“恶日”,《夏小正》中有“是月蓄药,以蠲除毒气”的记载,人们在这一天唯恐避之不及,完全不会有什么庆祝节日的欢乐心情。为什么会有这种观念呢?这是因为仲夏五月,炎热潮湿,蚊蝇繁殖,毒虫出没,百病滋生,对于医疗条件极差的古人而言,正是极易染病死亡的时节。
汉代民俗著作《风俗通》中记载当时在五月五日,用青、赤、黄、白、黑等五彩丝线合成细索,系于臂上,称为“长命缕”,或“五色缕”。因为当时阴阳五行学说的流行,古人也寄希望于“五色缕”可以驱除瘟病,强身健体。
而吃粽子也是汉代端午的重要习俗。粽子又叫“角黍”,据《风俗通》记载:在五月五日节日前一天,用菰芦叶裹糯米,以淳浓灰汁煮熟,于端午节吃。不过当时,吃粽子并无纪念意义,只是当成一种时令食品而已。俗有“食过五月粽寒衣收入杠。未食五月粽,寒衣不敢送”之谚。意思是粽子一出现,岁序便进入夏季,这是一年生活转折点的信号。阴历五月正是酷热季节来临之际,吃这种米制凉食,能清热降火,让胃肠舒适,不失为时令佳品。
魏晋南北朝:采艾、踏百草、竞渡
周处的《风土记》记载晋朝新兴的端午习俗有“采艾悬户上,踏百草、竞渡”等。南北朝时,荆楚一带的古人要在鸡未鸣以前就出发采艾,挑选最具人形的艾草带回去挂在门上,或是用来针灸。据说这种艾草在针灸的时候别具疗效。一般人则将艾草扎成虎形,或是剪彩作为小虎,再贴艾叶于其上,在端午节时戴上。除了采艾之外,也采菖蒲来泡酒。悬艾固然是为了禳毒,踏百草就是后来称为“斗百草”的游戏,这些活动仍不脱恶日去邪祟的本意。
而被视为端午特色的竞渡习俗,也在此时出现。据宗懔的《荆楚岁时记》按语“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所,故命舟楫以拯之。”随着魏晋南北朝的社会动荡与战乱,诗人屈原成为人们心目中崇拜的英雄,五月五日作为屈原逝世纪念日得到了人们的公认。古人把原有的端午风俗与纪念屈原结合起来,使这个节日散发出爱国的民族意味。
隋唐时期:充满欢乐气氛的仲夏盛典
进入隋唐时期,端午习俗虽然继承前朝的诸多形式,但是已失去往日祭祀迷信的风味,而演变为宫廷和民间的欢乐活动。
到了端午日,社会上充满着欢乐的气氛。宫廷里大摆筵席,皇帝照例赏赐群臣,在唐诗辑录中关于端午获得朝廷奖励而感激涕零者写诗记录。爱享乐懂生活的唐玄宗便曾喜欢在端午大宴群臣,在炎炎烈日里炫耀宫中树深阴浓,长风徐徐。有美味佳酿,玉液琼浆,感叹“节气之循环,美君臣之相乐。”
民间活动更是丰富多彩,特别是南方水乡,赛龙舟的规模和场面远超前朝。此时社会稳定,民俗节日活动也得到了官府支持,竞渡之风尤为鼎盛。龙舟竞渡时,箫管齐鸣高奏古老的祭祀乐章,船夫要唱高亢的船歌,乐声、歌声、击桨声、水波声汇聚成欢乐乐章,唐人诗歌中对端午赛龙舟的记录甚为详尽。
宋朝:精致的节日和多样的粽子
宋代端午节也依然以包粽子为主要特色,此时人们的饮食已极大丰富起来,端午不可缺少的标志性食物——粽子,就有角粽、锥粽、茭粽、筒粽、团粽、秤锤粽、九子粽等多种。
过节准备工作从五月初一便开始了,粽子、蜀葵、桃柳枝、杏、李、香印等物,到了端午这天要用来祭祀。宋朝的端午节物品,比起历代,更见精致。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卷八记载:端午节物,百索、艾花、银样鼓儿,花花巧画扇,香糖果子、粽小,白团。紫苏、菖蒲、木瓜并皆茸切,以香药相和,用梅红匣子盛裹。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买桃、柳、葵花、蒲叶、艾叶。次日,家家陈于门首,与五色水团、茶酒供养。又针艾人于门上,士庶递相宴赏。
宋人的巧思还不仅于此。同样是禳毒的菖蒲及艾草,他们也会加点花样,使它的外形艺术化。吴自牧的《梦梁录》卷三记载南宋杭州的端午:“以艾与百草缚成天师,悬于门额上,或悬虎头白泽。”也有人以泥塑天师像、以艾为头,以蒜为拳,悬于门上辟邪。“天师”及“虎”是当时端午最常见出现的两种形象,因为它们的外形威猛,足以祛病镇恶。
明清:民俗活动规模越来越盛
明清时期,端午风俗活动形式虽变化不大,但是规模却越来越盛。除北方无水乡之便外,龙舟竞渡成为各地普及的风俗。这种大规模龙舟竞渡夺标,经常引起争斗事件,所以常常由官府主持比赛,禁止两岸抛掷砖瓦及赛船之间举浆相斗。
张岱的《陶庵梦忆》中记载:“瓜州龙船一二十只,刻画龙头尾,取其怒;旁坐二十人持大楫,取其悍……自五月初一至十五日,日画地而出,五日出金山,镇江亦出。惊湍跳沫,群龙格斗,偶堕洄涡,则百捷捽,蟠委出之。金山上人团簇,隔江望之,蚁附蜂屯,蠢蠢欲动。晚则万艓齐开,两岸汩汩然而沸。”
端午时节,明代新出现的风俗是用雄黄涂耳鼻,认为这样可以避虫毒。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解释“雄黄味辛温有毒,具有解虫蛇毒、燥湿,杀虫祛痰功效。”顾禄的《清喜录》(1830年)卷五:“研雄黄末、屑蒲根,和酒以饮,谓之雄黄酒。又以涂酒染小儿额及手足心,随洒墙壁间,以祛毒虫。”有的小孩子不敢喝酒,父母就会以雄黄酒在他们额上画一个“王”字,以使百毒不侵。
从汉代就流传下来的五色缕,在清代时被称为“长寿线”。结五色丝为索,系在小孩子臂上,一般男左女右。对小孩子来说,还有一种风俗,就是编铜钱为虎头形,挂在孩子胸前,以示其勇猛,称为“老虎头”;有的给小儿肚兜上绣虎形,称为“老虎肚兜”,这些风俗一直流传到近现代。
端午,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是历经时间长河沉淀下来的精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即便是今天,当端午节来临之际,我们可以在门前悬起艾草菖蒲,亲手包一次粽子,互赠寄寓健康平安的礼物,将这个传统节日的内涵传承下去。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