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影吧圈地运动
在电影市场高速增长的今天,传统电影院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了。作为院线电影院的“补充者”,近几年来,私人影院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人们视野之中,并迅速在电影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成为“香饽饽”。
2015年全国私人影院由200家发展到了2 500家,2016年更是超过6 000家。 2015年初,私人影吧还处在缺版权、没执照的境地,而在2016年末,就有在线视频网站、院线等入局。
去年,暴风影音开在三里屯 SOHO 的 BFC 私人影院旗舰店正式投入运营,爱奇艺入股的“一起看微影院”也在全国遍地开花。
两者不同的是,暴风影音走的是高端直营路线,主打优质品牌感和观影体验:杜比全景声音效覆盖影厅,4D影厅动感沙发,同时拥有暴风影音自创的集成播放服务器,连卫生间都是高科技的。相比暴风影音的直营模式,爱奇艺则选择入股了广州一起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一起看微影院的官网上,承诺“为加盟店业主提供爱奇艺线上同步的最新最全的电影片源”。
本身就拥有海量正版片源,是在线视频网站将触角伸向线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直接投资院线影院显然成本过重,而私人影院是很好的选择。
与此同时,一些正规院线也开始向高端私人影院拓展业务。2016年,耀莱旗下的耀莱尊荣影城在北京国贸CBD开业,18个放映厅分别能容纳2~7人观影,顾客可以享受到私人化的高端观影服务。
同样布局高端私人影院的还有华谊,去年11月盛大开幕的“华谊兄弟电影汇”,据介绍为“融合电影放映、高端餐饮、私人定制服务于一身的全新奢享式影院”,通过会员制提供专属、私密的管家式定制服务。
自媒体“娱乐资本论”此前曾经报道过,在中国一直走高端院线路线的CGV影院,由于前期投入成本远比普通影院高,因此遭遇盈利困难的窘境。高端私人影院在国内的市场前景尚未明朗,可能更多源于定位不清,价格高企,试想能够享受上千甚至上万元观影的受众,完全有能力在家享受家庭影院的视听效果,何必顶着雾霾天跑出门还面临堵车风险?
那么,价格更接地气的大众私人影院未来在哪里?其实私人影院未尝不是一种互联网内容走向线下的合适渠道,只是这一切目前仍处于政策迷雾之中。
寻找用户新引擎
每一种喜欢都标好了价格
大文娱产业到底多大?
根据易观智库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文化娱乐产业规模超过3 500亿元,同比增长11.8%。如此庞大的产业规模和较高增速,一个重要原因来自于消费趋势的变化。
《2016中国大文娱产业升级报告》指出,中国2015年人均GDP突破8 000美元,物质消费的主导位置将逐渐被精神消费所取代,文化娱乐类应用的渗透率进一步提升,仅网络视频领域即可覆盖超7成网民,在PC端人们每月花54%的上网时间在文化娱乐上。从美国经验来看,人均GDP达到7 000美元左右,文化娱乐消费就会快速兴起。显然,对标中国,一个全民娱乐时代已经来临。
当一个千亿级别的市场已经形成,产业玩家们开始试图寻找新的增长引擎。那么,新引擎在哪里?
答案也许不是电影票房,而是视频付费用户
根据易凯资本发布的《中国娱乐产业2016-2017年度报告》统计,2016年中国视频网站的付费用户接近6 000万,对比2015年公布的同期数据,爱奇艺、腾讯、优土、乐视四大视频网站在一年内会员数量实现了3至4倍的增长。报告预计2017年视频付费用户将突破1亿人,到2020年视频用户付费市场规模将达到500~600亿元。
该报告预测,未来三年,中国视频付费用户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40%,而电影票房的年复合增长率只有5%至10%。
内容付费规模的爆发式增长,反映了用户对优质虚拟服务的付费意愿与习惯的形成以及客观环境的成熟。在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人愿意为获取优质内容及体验而支付会员服务费用,平台发展会员的能力将成为促使其良性发展的关键。
根据调查,付费用户的消费习惯及理念往往更加前卫、新锐,他们比普通用户更追求品质,对创新及风格产品的接受度更高,因此是文娱消费市场创新深度产品的重要拉动力量。由此不难看出,视频付费用户将成为中国文娱市场未来一段时间最重要的增长引擎和内容生产动力。
对于文娱市场来说,付费视频用户的高速增长将催生一批新型的内容公司。在这个过程中,各大视频网站会不遗余力地争夺那些可以拉动付费的头部大剧。因此,作为独立制作公司,谁有能力开发和制作出符合网络受众习惯并可以直接拉动网络付费的内容,谁就有机会在视频网站的鼎力支持下快速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