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文学大数据:24岁至30岁的年轻人最关注鲁迅 文脉内容-关东文脉 曹淑杰 2243422

鲁迅文学大数据:24岁至30岁的年轻人最关注鲁迅

2016-10-19 | 来源: 中国吉林网

  今日头条.png

2016鲁迅文学大数据发布 (今日头条图)

     今天是鲁迅逝世80周年纪念日。80年前,鲁迅在上海溘然长逝,引发巨大震动,成千上万普通民众前往万国殡仪馆,含泪瞻仰他的遗容。人们高唱悼念歌曲,步行到万国公墓参加葬礼,出发时是下午2时,仪式结束已明月当空。如今,80年过去,鲁迅在今天人们心中是怎样的印象?

  日前,今日头条日前联合鲁迅文化基金会推出了“据”说鲁迅———2016鲁迅文学大数据解读报告。该报告显示,尽管过去了80年,鲁迅仍然活在人们的心中。正如鲁迅研究专家陈漱渝所说;“区分侏儒与巨人,辨别平庸与经典,时间是最公正的裁判员,我们今天所纪念的鲁迅,是一个仍然置身于我们行列里的鲁迅。”

  24岁至30岁的年轻人最关注鲁迅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从2015年10月 1日到2016年10月1日这一年中,今日头条上与鲁迅相关的文章有6万多篇,阅读量高达4.4亿,相当于全国30%的人都曾阅读过1次。一个更可喜的现象是,关注鲁迅的人群以青年人为主。该报告出示的一份“什么年龄段用户更关注鲁迅”的调查表显示,24岁至30岁的年轻人占比最高,达到44.95%。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特聘教授王锡荣指出,这个年龄段的人群刚大学毕业、初入职场,他们倾向从鲁迅那里去寻找人生的指针、精神的力量,这是值得高兴的,说明学校对于鲁迅的教学、传播,具有引导性。这个年龄段,在阅读内容的选择上基本是主动的,所以更可贵。

  而一组关于鲁迅关注度最高的语录的调查数据,也证实了这一观点。该调查显示,最受关注的5条鲁迅语录分别是———“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了。”“友谊是两颗心真诚相待,而不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敲打。”“青年应当天真烂漫。”“现在的青年最要紧的是‘行’,不是‘言’”。“走上人生的旅途吧。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面前才有路……”这些语录多数是励志类的,符合青年人的期待,因此很自然地受他们关注。不过,专家也特别说明,“友谊是两颗心真诚相待,而不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敲打”这句话,尽管网上标明作者是“鲁迅”,或出自 《鲁迅杂文选》,但遍读 《鲁迅全集》,没有找到这句话的出处。

  《中国小说史略》成最热鲁迅著作

  这份报告显示,最受关注的鲁迅著作是 《中国小说史略》,超过了“常胜将军”《呐喊》 和 《彷徨》 的关注度总和,这是以往历次调查中所没有的。《中国小说史略》 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史研究的奠基之作,由鲁迅在高校讲授中国小说史的讲义整理而成。书中,鲁迅从远古神话传说讲起,至清末谴责小说为止,完整地论述了中国小说的起源和演变,精当地评价了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小说作家和作品,并深刻地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显然,这是一部学术著作,为何关注度如此之高? 王锡荣认为,或许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 《中国小说史略》 一度发生过是否是鲁迅原创的争议,可能因此引起了大众关注;二是,随着鲁迅研究的深入,他的多方面成就被不断挖掘,该著作的价值也被重新重视。

      轻松题材型鲁迅传记更受关注

    相对于鲁迅先生个人著作的严肃文风,其传记则以轻松清新类更受欢迎。根据数据显示,在众多鲁迅先生传记中,赵瑜的《小闲事:恋爱中的鲁迅》独占鳌头,很显然是由于其以恋爱为题材,又以“小闲事”为引导,不乏小清新、小资情调,容易为青年读者所接受。而陈丹青则以大胆敢言为青年所喜爱,其书虽然已经出版多年,但仍有大批读者。林贤治是严肃的学者,但却能在前五名中一人占据两席,说明严肃的学术著作也可以受到青年读者的关注;其书视角独特,前者也以“爱与死”为话题,后者关注最后十年,不比关注数十年来得费劲。同时,这本书也是近年的鲁迅传记中较为独特、有深度的专著,且篇幅不大,阅读不太费力。


责任编辑: 曹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