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成都3月18日电(赵祖乐、彭茜)3月18日,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倒计时100天。
成都大运会是我国西部地区承办的首个世界级综合性运动会,大运会倒计时100天,吹响了凝聚决战力量的冲锋号,下达了决胜大运会筹办的攻坚动员令。
今日,人民网对国际奥委会副主席、中国奥委会副主席、成都大运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于再清进行了采访。
人民网:上月结束的北京冬奥会,是一届无与伦比的冬奥盛会。您全程参与了本届冬奥会各项工作,我国在举办大型赛事上有哪些优势?
于再清:我们能够举办得非常成功,第一是体制上的优势,共产党领导下社会组织的优势。这届冬奥会困难在什么?困难在于疫情。我们能够如期举行,得益于我们疫情防控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
第二个优势就是我们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模式。
第三就是北京冬奥会的组织委员会工作力度很大。在中央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组委会的工作抓得非常扎实。我们定的目标就是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会,我想这个目标已经实现了。
人民网:成都大运会正式跨入倒计时100天的重要节点,目前各项筹备工作已经基本就绪,您对此有怎样的评价?
于再清:我觉得成都大运会,它一定有自己办赛的目标。成都在城市发展的目标上有一个叫做“赛事名城”,大运会这样综合性的赛事,那就有利于实现“赛事名城”的目标。
另外,通过改善环境,体育场馆的改造或者新建,也会有利于实现“公园城市”的目标。
人民网:您认为在最后的冲刺阶段,成都面对的挑战、筹办的重心将放在哪些方面?
于再清:疫情防控工作是重中之重,北京2022年冬奥会上采取的是闭环管理方式。相关人员只能在我们规定的路线、区域活动。
第二个关键就是以运动员为中心,做好各项组织合作,大运村是最需要管理好的地方。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伙食,食堂要管理好,避免食物中毒、兴奋剂等问题的出现。
人民网:成都大运会顺利举办,将为成都、四川乃至中国带来哪些影响和积极意义?
于再清:从我们举办奥运会、亚运会乃至一些其他的体育赛事,我们最后都要有一个评估,评估留下了哪些“遗产”。
一是要留下社会遗产。举办大型运动会,肯定对基础设施建设有一定投入。这些基础设施未来会留给城市,对城市的发展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是文化遗产。比方这次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纳入了我们的24个节气,这就是在宣传中国文化。
三是体育遗产。如何把这些场馆作为体育遗产留给这个城市,留给下一代人?我之前听到有关大运会场馆方面的一些信息,在设计和规划上已经对未来有所考虑。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