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边检力量汇聚发展动力 第一新闻内容-第一新闻 邱珮峰 3330876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以边检力量汇聚发展动力 第一新闻内容-第一新闻 邱珮峰 3330876

以边检力量汇聚发展动力

—— “十三五”期间我省边检部门提高服务水平工作纪实

2021-03-05 22:32 | 来源: 中国吉林网

  在“十三五”建设时期,吉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从“橄榄绿”走向“藏青蓝”,圆满完成移民管理体制改革任务,主动融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充分发挥边检机关职能作用和示范效能,坚持以创新驱动的发展理念、安全顺畅的口岸通关环境、优质高效的现代化管理服务,持续激发外向型经济产业优势和发展活力,建立了一套符合吉林实际的边检工作模式,有效推动了我省各项建设发展再上新台阶。

  主动作为,促进吉林经济发展

  五年来,吉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扎根边疆,精准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战略、珲春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策应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大局,主动将口岸地缘毗邻优势、经济互补优势转化为务实合作优势、持续增长优势,加快推进边境区域经济融合快速发展。

  珲春市,是我国唯一地处中、朝、俄三国交界的边境城市,这里分布着珲春、圈河、沙坨子三个口岸。2009年,珲春被国家定位为长吉图开放开发的窗口城市;2012年,批准设立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今年又被确定为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该总站珲春、圈河、沙坨子边检站积极发挥边检职能作用,强化与周边国家互通互联,助力珲春实施“借港出海”战略,打通东北亚出海大通道,为珲春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后援支撑。

  “珲马铁路”是珲春市至俄罗斯哈桑区克拉斯基诺镇马哈林诺站的一条货运专线,是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和我省对俄经贸运输的重要陆路通道。为服务好这一东北亚交通“新动脉”,珲春边检站主动协调驻地联检部门建立联合服务保障机制,与相关单位建立预约服务机制,成立边检执勤专班和国际列车监护专班,实行铁路口岸全时段服务、无节假日通关模式,积极营造安全高效的口岸货运通关环境。

  五年来,“珲马铁路”共往来货运列车2000余列次,贸易额突破80亿美元。该站以优质高效的服务圆满完成了“珲马铁路”进口铁精粉常态化、首次集装箱进口货物、中俄韩跨境铁海联运航线开通和防疫物资运输等勤务保障任务。

  珲春不仅是一座口岸城市,更是一座旅游城市。2018年12月,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批复开通防川临时旅游通道。2019年1月1日,珲春市委市政府在防川码头举行了首发仪式,标志着防川临时旅游通道正式开通。

  “防川临时旅游通道正式开通以来,我们积极支持通道建设,抽调精干力量组建防川执勤分队,协调海关合理规划场地布局,严格高效查验,多次提供延时服务,全力保障珲春旅游产业发展。”据圈河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站长孟繁荣介绍,自通道开通至今,累计验放旅游团400余个,旅游人员1.6万余人次,船舶1000余艘次。

  五年来,该总站大力支持我省“冰雪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等旅游发展战略,出台《服务旅游产业壮大发展八项措施》《创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措施》,中俄朝环形跨国游、中朝跨境自驾游等一大批国际旅游项目顺利启动并常态运营,中朝跨境游衍生产品相继推出,边境地区旅游兴市战略初具规模。

  分秒必争,兑现通关服务承诺

  出入境查验是边检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通关旅客来说,最好的服务就是通关顺畅。如何提高通关成为提高服务水平的关键因素。

  2016年起,为了提高通关效率,该总站相继建设启用了延吉、圈河、集安口岸7条人员自助检查通道,最大限度满足出入境旅客快速通关需求。同时,在全省各口岸贯彻落实“中国公民出入境通关排队不超过30分钟”工作要求,制定旅客通关工作措施,同时兼顾外国人通关效率,建立节假日客流预警预测机制,加开临时查验通道,提前发布“两公布一提示”客流高峰信息,制定勤务应对预案,确保口岸通关秩序。

  如果说自助查验通道给旅客带来的是便利,那么提高货物验放速度则是提高驻地外贸企业实实在在的收入。今年5月,珲春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接到珲春多家贸易公司负责人的求助电话,称由于疫情影响,载有海鲜的30余辆货车滞留在俄方口岸,如不能及时运抵国内,企业将承受巨额经济损失。

  群众有需求,边检有回应。该站在严格落实防疫措施的同时,积极与俄方沟通,推迟闭关时间,延长通关检查工作时间,协调增加外贸公司人员办证审批名额,并开通“鲜活螃蟹”绿色通道,加快鲜活螃蟹货车查验速度,减少货车等待时间,在双方边检机关共同努力下,载有海鲜的车辆及时入境,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近2000万元。

  温暖国门,彰显为民爱民情怀

  五年来,该总站坚持以人为本,努力为旅客营造一种温暖的感觉。农历春节期间,为让广大回国旅客感受到家的温暖,该总站在全省17个口岸通道开展“温暖国门、迎您回家”主题活动。民警们在口岸出入境现场布置了中国结、灯笼、福字、新春吉祥物等具有中国年文化的元素,并设置“国门驿站”、摆放“国门同框”合影墙、“家国情怀”留言板,同时还为旅客送上象征中国传统文化的对联、吉祥喜庆的“福”字,作为回家的第一份礼物……一个个暖心之举不仅让旅客的身心在紧张忙碌的旅行中得到舒缓,更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温暖国门”不仅体现在口岸软环境建设上,更重要的是不断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2019年5月31日傍晚,该总站三合边检站接到某旅行社紧急求助电话称,原定6月4日入境旅游团中一名老年游客在境外期间突发脑梗死,引发半身不遂,急需回国就医,请求边检机关能够提供通关便利。

  “救人最重要!一刻也不能耽误!”该站站长夏永勇当机立断,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一面联系救护车进入口岸及时转接患病旅客,一面协调口岸联检单位开通“绿色通道”,与联检单位联合查验、上车认证对照,让旅客在口岸没有耽误一分钟时间,最终旅客得到及时救治,转危为安。

  类似这样的故事经常在全省各个口岸上演,无论什么时间、无论是否闭关,只要群众有需要,边检机关义不容辞。

  该总站还在边检执勤现场设立“特别通道”“迟到免排通道”,为急、难、病等特殊旅客提供优质快捷通关服务,对因天气、道路等原因导致旅客、车辆滞留、晚归情况,提供临时开关、延时闭关服务。近年来,该总站在全省各口岸累计开通“绿色通道”1000余次,救助病患旅客300余人;累计临时开关、延时闭关1万余小时,相当于延长开关时间近3年。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该总站将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编制“十四五”发展规划,助推服务水平提档升级,大力提升通关效率,聚力打造“服务国门、智慧国门、平安国门”,为吉林高质量发展贡献边检智慧力量。(作者:齐晗、李冰)

编辑: 邱珮峰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