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社工,我感到知足与幸福。
2016年机构成立之初,我便加入了吉青社工这个集体,见证了机构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从松散到有力的整个过程,我也随着机构一起成长,从一张对社会工作行业一无所知的白纸,到成为了一名能独当一面的社工督导。
2018年对我而言是人生转折之年。就在这一年,我的身份从女孩转变成为了妈妈,这个小生命让我重新审视了我的生活、工作以及自我,他让我学会了宽容平和,从容善良,用爱去理解这个世界。也是在这一年,我真正开始了专业的社工实务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我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经历过温暖也体验过冷漠,我的专业素养得到了提升,同时也对社工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阳光总在风雨后
有一个小女孩,她叫桐桐,她曾经是一个快乐活泼的孩子。她有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圆圆的小脸蛋,一笑起来还有一个可爱的小酒窝。两岁多的时候她已经学会了简单对话,甚至还会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听到《小苹果》还会跟着音乐声开心地扭起屁股。她是全家人的开心果,每个人都对她的成长充满了期待。可是,谁能想到一场小感冒给全家人带来了不可逆的伤害。为了治疗一次感冒,桐桐在医院被注射了庆大霉素。这种抗生素具有较明显的耳毒性,造成了很多致聋患者,某些小儿一针庆大霉素导致终身致残的情况并不少见,而桐桐就是这不幸群体的其中之一。她的听力在两三年间越来越弱,导致她语言能力倒退,最后变成不再主动开口说话,与人交流全靠手势比划,只有最亲近的妈妈和姥姥能明白她的意思。而这种不被人理解,加上身体上的变化,使桐桐的脾气变得越来越暴躁,她逐渐变成了一个总是生气耍赖的孩子。
桐桐的父母带着二女儿常住在南方,而桐桐则和姥姥姥爷一起住在北方,桐桐每年都会往返南北两到三次。家人们起先未能发现桐桐不再开口说话是因为听力受损,咨询了很多专家,大多表示语言能力的倒退是由于南北方的方言差异让处于语言系统构建期的孩子产生了混乱,建议不要过于频繁更换孩子的成长环境。脾气的改变也被解读成为爸爸妈妈更关注妹妹使桐桐的内心产生了委屈和嫉妒的情绪。
一转眼,桐桐五岁了,她的家人们发现了当桐桐背对着人时,无论如何呼唤她,她都无法给出反馈,大人们才意识到,原来是听力出现了问题。再去咨询后得知,她的听力已没有恢复的可能,助听器也解决不了问题,唯一的办法是做人工耳蜗手术,自费做这项手术,需要20-30万元,这对于普通工薪家庭来说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桐桐家得知这个消息后深受打击。
后来,我遇见了她。当我第一次见到这个小姑娘的时候,我惊叹于她的漂亮可爱,但当得知她不会说话时,我的内心在感慨上天的不公平,原本她可以拥有一个无比快乐的童年,长大成人后顺利地工作、组建家庭,但是,一管针剂却夺走了这一切,也许,她终生都要佩戴着人工耳蜗生活,承受着其他人好奇的、异样的眼光, 永远无法像正常人一样说话,不能在普通的学校就读,不能从事喜欢的工作,无法拥有美满的婚姻。而这些未来必定要面对的世俗压力,现在的她还不能理解。一想到这些,我感到深深的难过。
某一天,我在车上听到了一则公益广告,得知国家有一个福利项目,为听障儿童免费做人工耳蜗手术,并提供后续的康复服务。听到这个消息,我一下子振奋了起来,要知道如果能享受到这项福利政策,桐桐就能重新听到这个世界,逐渐回归到正常的生活中去。于是作为一名社工,我开始为桐桐奔走,希望能够重新为她打开声音的大门。
当真正投入到这项工作里,我才发现,原来在我不知道的地方,生活着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幼小、天真,根本不知道原来世界是有声音的。听障儿童的数量远比我们想象的多,而国家政策的名额有限,这些孩子和他们的家庭都在等待着这样的机会,能够改变他们的命运。我知道,现在的我没有办法给每个可怜的孩子都投入资源,我能做的首先是要为我的服务对象桐桐争取希望。从帮助桐桐家人准备需要的材料、到前往省听障儿童康复中心申报、到无数次联络负责手术的医生,我经历过热情的接待,也遭受过冷漠的闭门羹。这过程中,我认识到了许多跟桐桐有类似经历的孩子的家长,他们也会红着眼眶跟我讲述自己家宝贝的病情,讲述等待的难熬,我能感受到他们由于对未来的不确定而产生的期待和恐惧。
这个过程是漫长的,我和桐桐家人共同奔走了半年,我们终于等到了通知桐桐准备手术的消息。手术的前一天晚上,我陪同着桐桐的爸爸妈妈,一起带着桐桐来到了他们家附近的一家理发店。做人工耳蜗手术,需要在头皮里植入一块类似于小铁片的电极系统,它会将外界声音的电信号直接传导进听觉神经,以重建人的听觉功能。因此,为了手术实施,必须把头发都剃光。我们都以为爱美的桐桐剃头发的时候一定会激烈反抗,我们甚至提前安排了每个人都要帮忙按住她。但是桐桐像是明白什么一样,坐在理发椅上不吵不闹,乖乖地看着理发师拿起了推子。随着推子的嗡嗡声,桐桐及肩的长发一绺一绺地缓缓飘落到地上,桐桐只是轻轻地皱了皱眉,而一旁捡起地上的一绺头发的妈妈却早已控制不住情绪,背过身去生怕桐桐发现自己的泪水。剃完头发的桐桐变成了一个小光头,她有点不好意思,赶快抓起来早就准备好了的帽子戴到了头上。
手术进行得很顺利,但是要在医院里休养几日,桐桐的妈妈告诉我,这几天桐桐很难熬,她不喜欢自己的光头,疼痛也让她心情不佳。
后来,桐桐开始了漫长的康复之路。桐桐已经5岁了,连幼儿园都没有去过,再过两年就要上小学了,留给她重新学习听和说的时间很紧张。
我来到了桐桐所在的康复机构,看到了好多个和她一样戴着人工耳蜗的天真可爱的孩子。有的孩子第一次见到我时,问我“你的耳蜗呢?”他们不知道自己的特别,以为这世上所有的人都有人工耳蜗。他的问题我无法回答,我感到很难过。
在今年的项目中,我把很大部分精力和资源投入到了这个康复机构中,过去,桐桐是我的个案服务对象,现在这里的每一个孩子都成为了我们的服务对象。我们为他们带来了全套的奥尔夫音乐训练乐器、认知卡片、书籍等等东西,教他们听和说、认识汉字、感知天气、加减乘除,和他们一起做感统训练。
我很庆幸遇到了桐桐,遇到了这些可爱的小天使。我也很感激我的工作,让我有更大的力量去帮助他们。孩子们开心地拥抱着我的时候、热情地亲我的脸颊的时候,幸福充盈着我的身体,好像下一秒就要化作热泪从眼里溢出来一样。
晴朗背后暗潮汹涌
诚然,这一年也并不都是一路顺遂,有过外界带给我的困扰,我自己也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之前的一个个案让我刻骨铭心,这个案主是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家里只有奶奶、爸爸和这个小女孩。爸爸有轻微的智力残疾,文化水平不高,之前靠着打建筑类的零工过活,但由于之前的一次事故导致无法继续工作,全家仅凭着67岁的奶奶每日捡废品的收入生活,案主现在读小学六年级,因为有口吃的毛病饱受同学轻视,家境贫困让她没办法得到课外教育,12月的寒冬里甚至只穿着单薄的腈纶外套。听着奶奶讲述两个月前过世的大女儿和目前家里贫困的惨状,我和同工不禁红了眼眶。于是我们努力为他们奔走,来往于基金会、爱心企业、社区、街道,但是当我们想要代他们办理低保的时候事情突然生变,不知为何奶奶的态度十分抵触抗拒,于是我们又经过一番了解,社区工作人员告诉我们他们家庭可能是之前得到了拆迁补偿款,奶奶自知有存款有房产不能办理低保,所以只想从我们手中套取一些经济援助。我们顿时感到心灰意冷。这个失败的个案让我们了解到了人性的灰暗面,也让我们警醒,这是我们工作的疏忽,以后要关注背景调查工作,把有限的资源提供给最需要帮助的群体,也算无愧于社工这个名字。
在社工的岗位上我得到了成长,心态上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最大的体会是,我发现了我真心热爱社工这个工作。这不是一句虚言。我误打误撞投身到了社工事业中,竟然让我找到了人生价值所在。社工这个职业让我感到内心充盈、知足常乐。当遇见了境遇悲惨的服务对象时,我心无旁骛地想要去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们,为他们奔走虽辛苦,但内心充满了希望和爱,所以从不觉得累;当为孩子们带去一些人生方面的指导时,他们感到快乐或对我产生了信赖,我意识到我在做的是一件可能改变他们人生轨迹的事,这种价值用金钱无法衡量。这份工作还逐渐改变了我,让我变得更加知足,我学会了用宽容的眼光看待自己的生活,因为交往了形形色色的人,他们有的生活在困境中却心向阳光,有的表面光鲜亮丽却内心痛苦,看到他们让我懂得珍惜我所拥有的生活。所以,我感恩社会工作,我在投身于这个事业中的同时,它也让我成为了一个更好的人。
我是一名社工,以社工之名,扶青助幼,尽己所能。(吉林省吉青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李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