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日报记者 张红玉 一年春作首,万事竞争先。早春的风还未吹软冰封了一冬的土地,在全省“三抓”大会和“三早”行动的鼓舞推动下,松原的项目建设就已经进入了如火如荼的开工建设阶段。
今年,该市计划开复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355个,总投资2395亿元,年内计划完成投资720亿元,约占全年投资比重的46%。其中,新开工项目234个,总投资1663亿元,今年计划完成投资470亿元;续建项目121个,总投资732亿元,今年计划完成投资250亿元。
确定项目计划后,按照全省“三抓”大会要求,松原踏踏实实地抓好项目落实,从年初开始,就以起步即是冲刺的精神,拉开了项目建设的序幕。
以“抢”的举措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去年3月,松原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丙烯项目正式开工,不到一年时间,一期工程全部完工。因为建设速度快,松原百姓称其为“长出来的项目”。对此,众诚集团老总赵金岷认为,是时不我待的发展形势和松原推进项目建设的举措让企业加快了建设进度,为工程早日达产达效创造了条件。
近两年,随着转型发展的不断推进,改变一油独大现状、促进多元产业并举的现实要求,让松原加快了项目建设的脚步。全省“三抓”大会提出的“开局就是决战”的发展要求,也在松原“四抢”的举措中得以落实。
今年初,松原在全市范围内启动实施了项目建设“四抢”行动计划,对症下药、精准发力、高位推进项目建设工作。
抢政策。瞄准中央和省里的政策导向、投资方向,松原结合实际,积极组织、协调各地各部门认真梳理、筛选和谋划储备项目,有的放矢、多方联动,加强统筹协调和对接联系,努力争取重大政策支持,全力以赴做好专项建设基金等资金的申报争取工作,用足用好各方面政策。目前,共有6个项目得到前五批专项建设基金支持,获得扶持资金5.5亿元;去年共获得中央预算内投资扶持项目84个(总投资118亿元,全部进入了国家重大项目库),累计获得补助资金15.6亿元。
抢前期。立足全市发展大局,松原全力组织项目单位开展工作,加强沟通协调,强化督促检查,形成工作合力。同时,充分运用在线审批平台,加快项目审批流程,做好项目联审联批工作,全面加快各项前期工作,确保项目按期开工建设。目前,该市共有200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前期工作,占计划开复工项目总数的56%。
抢征收。以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为统领,高位统筹,整合资源,合力攻坚,构建了条块结合、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征收格局,确保项目建设用地。
抢融资。建立了松发、松农、松旅三大融资平台,形成了高效的投融资机制,实现松原项目建设资金链闭合。同时,以松原列入国家PPP试点城市为契机,构建投融资新模式。
截至目前,该市355个项目中已有182个项目开工建设,其余项目力争6月底前全部开工。这些项目的建设,对推动松原构筑陆空交通优势、形成多点支撑的新型产业格局、促进社会经济稳健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以“跑”的姿态推进招商引资
近两年,松原招商引资让人们看到的一直是奔跑的“姿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党政主要领导亲自带队赴北京、天津、上海、武汉等地开展招商活动,一年100多次的与客商高密度、高频次对接,为松原招商引资工作打开了更多的门和窗。
为扩大招商范围,该市统筹市、县两级资源,广泛开展招商活动。同时,积极用活用好驻京、驻长机构和商会等载体,瞄准行业前沿技术,广泛收集领军企业投资意向,为引进战略合作伙伴提供信息保障。
为结识客商,达成合作意向,松原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在“台资企业吉林行”“首届吉商大会”“吉林省第九届华人华侨项目对接会”“世界500强走进吉林”等活动中,松原都充分利用这些平台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仅在吉商大会上,就成功签约项目14个,签约资金达94.64亿元。
去年,松原市成立了招商引资服务公司,并充分发挥招商服务公司的职能作用,在北京、上海、深圳、香港等地区设立招商服务公司分支机构,支持各县(市区)、开发区设立招商服务分公司,组织各作战主体广泛开展招商活动,全市市场化招商引资水平不断提升。
为充分发挥招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松原先后出台了《松原市招商引资奖励暂行办法》《松原市荣誉市民称号授予暂行办法》《松原市超额完成重大招商任务奖励办法》等制度,建立全民参与、立功奖励的立体化招商推进机制,设立政府引导基金,千方百计吸引域外重大优质项目落户松原。贴近实际的招商引资激励办法,为全民谋招商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周调度、半月督查、月通报制度,又为项目顺利落地、推进提供了很好的制度保障。
对于每一个招商项目,松原都要求必须及时跟进,开通项目建设“绿色通道”,提供“领办式”服务,对一些重大项目,更是特事特办、一路绿灯,绝不允许有人为障碍。市委对招商项目涉软案件实行一查到底,有问题一经查实、立即处理,为招商引资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服务保证。
为更多地吸引域外重大优质项目落户,该市还集中开展了项目建设对促进经济增长、财税增收、就业增加、集约用地、改善生态环境的综合评估和绩效考评,奖优罚劣,督促问责,确保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真正取得实效。
2017年,全市计划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050亿元,计划引进投资3000万元以上重点招商项目100个。截至目前,全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达52.8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5%;全市签约绿塑集团绿塑环境产业园、江西德义半导体、晰晰农业科技马铃薯系列产品开发、灵山寺旅游景区综合开发、三江一湖粮食产业园等重点项目42个,到位资金5.3亿元。
以“争”的精神抓好项目谋划
谋划,是项目建设、产业布局的先导。近年来,松原坚持以“争”的精神,把项目谋划作为转变增长方式、优化产业布局、积累发展后劲的基础性工作和关键环节来抓,着眼四大主导产业,谋划了一批重大项目。
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谋划项目。松原市从长远发展、增强后劲的角度出发,密切关注政策和投资导向上的变化,与国家和省、市中长期规划、各专业规划衔接配合,立足自身特色资源、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围绕发展壮大油气开采化工、生物医药、农产品加工、特色旅游和商贸物流等产业,谋划储备了一批具有引领性、创新性和成长性的重大项目,并争取把更多项目纳入到国家和省里的大盘子之中,进一步增强固定资产投资和项目建设的连续性。
围绕产业升级谋划项目。近年来,松原密切关注国际、国内市场的变化,找准全市接续替代产业在省以及国内外市场中的位置,注重从延长产业链条中、产品的升级中、技术的发展变革中谋划项目,围绕全市优势产业、资源等,谋划了一批对全市经济具有支撑作用、在市场具有竞争力的重大项目。
围绕提高公共服务能力谋划项目。围绕新农村建设、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谋划了一批基础设施、生态建设、农业产业化项目。围绕提升文化产业、开发旅游精品线路、加快旅游商品开发等方面谋划了一批项目。日前,松原被列入全国重大市政工程领域PPP创新工作重点城市名单。到目前为止,已有58个项目进入PPP项目库,总投资达309亿元。
做好项目谋划,就是要为全市经济发展和项目建设找准思路、选对出路,把一批真正能够促进全市经济发展、填补行业空白、引领产业升级、创新业态模式的重大项目谋划好、布局好、建设好。为增强谋划项目的可操作性,在重点项目谋划前,市发改部门按照市领导要求对松原着力发展的产业在国内的主要布局、全市重点科技资源、各大龙头企业所在地、市场等信息进行了全面研究,根据大数据结果,认真谋划编制“三年滚动计划”项目,做到有的放矢,确保了项目谋划的准确性和延续性。截至目前,该市已谋划储备项目20个,总投资158亿元。
一个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点,一批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极。在新一轮如潮涌动的项目建设中,松原上下正以时不我待、快马扬鞭的精神状态,掀起新一轮建设高潮,为全市加快改变“一油独大”的产业现状,形成多点支撑、多元发展的产业格局,推动经济走上基础更牢、平台更高、运行更稳的发展轨道提供着更加坚实的项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