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保家卫国——访老兵李凤喜​ 主题活动-情系最可爱的人——吉林退役军人 王韬 3450547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不忘初心 保家卫国——访老兵李凤喜​ 主题活动-情系最可爱的人——吉林退役军人 王韬 3450547

不忘初心 保家卫国——访老兵李凤喜​

2021-08-03 13:19 | 来源: 吉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编者按: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向纵深开展,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吉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吉林省军区政治工作局、吉林省文学艺术联合会联合开展“情系最可爱的人·寻访老兵足迹、讲好英雄故事、传承红色精神”主题宣传活动。通过近距离聆听革命先辈的故事,进一步坚定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传承革命薪火、赓续红色血脉,凝聚精神力量、永葆初心使命,在全社会营造崇尚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的浓厚氛围。我们将对15名参加革命战争的老兵事迹予以宣传报道。

  经历血与火的洗礼,徘徊生与死的边缘。在珲春市有这样一位老兵,年轻时,怀着保家卫国的信念,驰骋疆场,挥洒血汗;退伍后,他继续发挥自己的光和热,为国家建设与发展倾尽全力。他就是老兵李凤喜。

  日前,记者来到珲春市李老家中拜访。年近九旬的他,身体十分硬朗,记忆力也不错。每每提到难忘的峥嵘岁月,他仍然情绪高昂,眼神里、话语里无不透露着他对党和人民的深情。

  1933年,李凤喜出生于江苏沛县。1949年,16岁的他正式入伍。对于李凤喜来说,惊心动魄的战斗历程令他终生难忘,刻骨铭心。

  1950年的一天,他所在的部队从上海坐火车一路北上,奔赴抗美援朝的战场。因为要求每个人随身行李不能超过4公斤,于是他只带了干粮、铁锹等必备物品。

  回忆起作战时的艰苦,李老脸上露出一丝凝重。“当时敌我装备差距十分悬殊,战场上硝烟弥漫,形势严峻,很多战友牺牲在枪林弹雨里。”后来,李凤喜加入到了增编的23军负责爆破。那时,同一部队的军人手里都有一个笔记本,记录了其他战友家人的联系方式。“我所在小组其中一位战友名叫李兆坤,比我大2岁。有一天,敌军飞机投来的炸弹当场把他炸死了。回国后,我就按照笔记本上的地址去看望了他父母。”

  一次战斗中,李凤喜被敌人的炮弹炸晕,昏迷了7天7夜,他的腿也因此落下了残疾。

  1957年,李凤喜退伍后,一直在煤炭企业工作。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工作中的他依旧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脏活累活抢着干。“人不能光吃老本,要争取立新功。我虽然身残,但志不残,有一份力量就要尽一份力量。”

  如今,祖国强大了,人民富裕了,这让李老感到无比欣慰。“吃水不忘挖井人,希望年轻人能够牢记革命先辈,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加倍努力奋斗,为国家、为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

来源:吉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编辑: 王韬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