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有你在,不然这救命用的氧气瓶真不知怎样才能运上楼,太谢谢你了。”3月17日,病患家属不停地向蛟河市退役军人志愿者兰宇表达着感谢。
一位居家隔离人员的父亲年迈病重,家中氧气瓶的氧气含量严重不足,而购买的氧气瓶只给送到楼下,在此处执勤的女志愿者无法抬动这个200多斤重的氧气瓶上4楼,便在志愿者微信群里求助。
“我离得近,我去!”兰宇在群里简单回复一句,便立即驱车前往,不到5分钟便来到指定位置,看到了这个约一人高的氧气瓶。
“你一个人能行吗?得扛上4楼,我再找两个人来一起抬吧。”在此等候的志愿者说。兰宇摆了摆手,“我是当过兵的人,咬咬牙,能坚持下来!”说着,他蹲下去,缓缓将氧气瓶放在肩膀上,扶着墙慢慢站起来,迈着沉重的脚步开始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爬楼梯。从一楼到四楼,他一次没停歇,一句话没说,将氧气瓶送到4楼病患家时,汗珠顺着他的脸颊流了下来。当听到病患家属对他表达感谢时,原本双手扶腰喘着粗气的兰宇立马挺起腰杆,拍了拍身上贴着的“退役军人”标识,自豪地说:“当过兵的人,应该的”。
回忆起扛氧气瓶的经过,兰宇说,扛起氧气瓶后,他一次没敢停,一句话不敢说,是因为怕会卸劲儿,一旦卸劲儿了再扛起来几乎是不可能的。
在兰宇心里,战疫紧要关头退役军人挺身而出是应该的,人民有需要退役军人竭尽所能也是应该的。
来源: 江城日报全媒体 矫丰竹 周长乐
编辑: 郭龙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