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动开始浏览
今天,《长白时评》专栏迎来了她的20岁生日。20载,是一个人,从青春到成熟的积累;20载,也是一个栏目,从饱经风雨到昂扬奋发的沉淀。
2000年初期,媒体从报纸、广播、电视逐渐向网络转移,网民有了自己的声量,新媒体雏形也由此诞生。突然爆炸的信息量,不仅让民众难以分辨真假,群众的情绪也被随意煽动裹挟。大量的不实信息,不但动摇了主流媒体的权威地位,更危害了社会的稳定和谐。正是基于这种现象,中国吉林网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准备,创办了一档以“紧扣时代脉搏 立足吉林 面向全国”为宗旨的网络评论栏目,并命名为“长白时评”,成为网络评论专栏的第一批“弄潮儿”。
和多数栏目一样,《长白时评》经历过初期的创业艰辛。将纸媒评论挪到网络上就是网评了?事情哪有这样简单!网络的出现,让新闻不再是单纯地向受众“灌输”信息,而是将读者作为平等的对象进行交流。用什么样的语言?选择什么样的话题?每一个看似简单的流程背后,都是一遍又一遍的尝试与学习,都是编辑团队誓要在网络时代有一番作为的执着。正是有了这份执着,这个网络浪潮中的“新产品”迅速获得了网民认可,很多读者甚至化身评论员,亲自下场点评,《长白时评》成为吉林媒体圈的明星产品。
随着网络评论的声量日渐洪亮,全国的地方媒体基本都建立起自己的评论栏目,央媒更是集中资源,以网络评论增强媒体公信力。作为吉林的地方栏目,《长白时评》面临着资源压缩、竞争加剧的巨大压力。一定要将吉林的声音传遍全国!这是《长白时评》必须要闯过去的一关。
向全国的评论栏目虚心拜师!每天,我们都要点开全国优秀的评论栏目学习选题,和全国媒体评论部负责人沟通,在互动中了解评论动态,找寻自己的差距。每天,我们都寻求在选题上打开视角,在分析上更具层次。我们梳理了吉林的各项资源,对全国热点,特别是新政策新变化及时跟进解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当任务变成了习惯,经验也累积成了财富。2019年,《长白时评》被中央网信办评为“全国优秀评论栏目”,这不单单是一项荣誉,更是一个栏目在百花齐放中实现自我价值的证明。
如果说漫画评论创作是栏目打碎自我、开辟新局的“变”,那么监督评论敢于针砭时弊,稳住阵脚,将“真实”永远放在第一位,在真实中更及时地回应关切,在真实中更准确地了解事件本身,在真实中更深度地挖掘现象本质,则是我们坚持的“不变”。
我们出品的《武大图书馆事件校方迟迟不纠错,难道处分大于法?》《未成年人施暴,必须有的治、治得住!》等评论文章,在网上获得了极大关注,网友亲切地评价为:“铁肩担道义的良心媒体”。
20载芳华正茂,青春的活力并不需要过多的言辞褒扬,不过此刻,我们还是要致敬!致敬我们团队的每一位编辑,因为有你们的坚守,才让纯粹的初心彰显;致敬我们的每一位评论员,正是你们的思想,才让真理之花绽放;致敬我们的每一位读者,正是你们的批评与肯定,才让前行的步伐更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