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外国语大学 翻译理论与实践教师团队 教育内容-教育职场 赵鹏 3769319
吉林外国语大学 翻译理论与实践教师团队 教育内容-教育职场 赵鹏 3769319

吉林外国语大学 翻译理论与实践教师团队

2023-09-08 11:15      来源: 吉林省教育厅

  团队负责人:宋学智

  团队负责人及团队成员简介:

  宋学智,教授,吉林外国语大学西方语学院院长,1961年1月生人,中共党员,博士,教育部外指委法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吉林省人才“18条政策人才”——部级领军人才,研究方向:翻译学、法国文学。

  秦和,一级教授,吉林外国语大学创办人、校长,1963年9月生人,民进会员,教育学博士,第十三届、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一届国家督学,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肖传国,教授,吉林外国语大学东方语学院院长,1963年2月生人,中共党员,博士,教育部研究生评估监测专家、吉林省人才“18条政策人才”——部级领军人才,研究方向:区域国别、日汉翻译。

  王志国,教授,吉林外国语大学校长助理兼高级翻译学院院长,1977年3月生人,中共党员,博士,中国翻译协会理事、吉林省翻译专业高级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审专家,省级高层次人才、省拔尖创新人才、省优秀教师,研究方向:朝鲜语语言学、翻译理论研究与实践翻译。

  方勇,教授,吉林外国语大学国际传媒学院院长,1977年3月生人,中共党员,博士,吉林省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三层次)、吉林省D类人才、吉林省“突贡”专家,研究方向:古文字学、高等教育学。

  谢旭升,二级教授,吉林外国语大学高翻学院MTI中心主任,1961年1月生人,民盟盟员,学士,中国外文局考评中心英语专家、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语言服务研究会常务理事,研究方向:翻译传播学理论与实践研究。

  崔丹,教授,吉林外国语大学国际语言文化研究院院长,1982年7月生人,中共党员,博士(后),吉林省教学名师、吉林省引进人才,研究方向:跨文化研究与文学翻译。

  王玉英,教授,1965年4月生人,中共党员,博士,吉林省“突贡”专家,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专家,研究方向:国际中文教育、文化传播等。

  周淑娟,教授,吉林外国语大学中东欧语学院院长,1981年12月生人,中共党员,博士,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三层次),研究方向:俄语语言学、翻译学。

  彭明新,教授,吉林省翻译协会副秘书长,1964年10月生人,民进会员,硕士,主持优秀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项目“抗战14年日本老兵口述史料抢救整理”,研究方向:东北亚问题研究、翻译理论与应用。

  李英涛,教授,吉林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院长,1978年6月生人,中共党员,博士在读,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语言智能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吉林省“三育人”先进个人、教书育人楷模、拔尖创新人才、领军人才(D类)、政府津贴专家、教学名师,研究方向:外语教学、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

  团队主要事迹和贡献:

  一、师德师风:心有大我,至诚报国

  吉林外国语大学始终坚持“一切为了学生成人、成才、成功,使吉外成为中华儿女成才走向世界之桥梁,中外文化合璧之桥梁”的先进办学理念,将教育报国之志化为潜心育人之行。

  团队带头人宋学智教授四十年如一日坚守三尺讲台,用悉心整理的外媒对我国不实报道案例,激发学生爱中国的情怀及传播中国声音的使命。用凝聚数十年翻译教学、研究心得的一节节精彩课程,培养学生翻译中国的能力与本领;他为学生购置翻译理论经典等图书资料,指导学生翻译研究与实践,做学生发展的引路人。充分了解每位学生的情况,多次为家庭贫困学生、重病学生捐款、捐物。秦和教授作为学校校长,提出办学要无愧于家长的信任、学生的时间、社会的关注和教育者的良心,努力为学生提供最认真、最负责、最好的教育。鼓励青年学生将自身发展与国家需要紧密结合,主动承担起“推动中国更好走向世界、世界更好了解中国”的光荣使命,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    

  在两位教授的影响下,团队教师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在教师考核评价等环节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营造出清朗健康的学术生态,先后涌现出了一批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立教的优秀专家学者,其中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全国教育硕士优秀教师1人,吉林省优秀教师2人,吉林省政府津贴专家5人,吉林省部级领军人才2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6人。

  二、教育教学:立德树人,教书育人

  团队深入思考翻译教育如何对接国家战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实施“多语种翻译+专业”的跨专业、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在翻译人才培养过程中,以“培养知中国、爱中国、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期文科人才”为核心理念,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将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合,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以语言知识和实际运用能力培养为抓手,强化综合语言能力及翻译能力提高;以新文科思维为切入点,促进语言能力和跨学科专业能力的深度融合,以专业促翻译;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人才培养目标,助力传播光耀时代和世界的中华文化软实力。

  团队教师勇于改革,积极实践,建有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3门,建设口译笔记原创案例分析等提高学生口、笔译实践能力的教学案例库4个,汽车轨道车辆翻译教学案例库等提高学生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文化传播能力的特色教学案例库4个,特色翻译教材4部。3人获评省级教学名师,2人获省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获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一项,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两项,三等奖四项。翻译、英语、法语、德语、日语、朝鲜语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入选省级高水平优势特色学科。

  三、科研创新:敢为人先,开拓创新

  近年来,团队教师结合自身特色和专长,围绕翻译研究、翻译教育教学研究以及文化传播研究、跨文化研究等与翻译人才培养息息相关的领域不断深化对前沿问题的认识,重视研究成果的系列化和精品化、重视成果的国内、国际影响力,有力培育出一些标志性项目和成果。迄今为止,团队教师已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项目1项,中宣部国际传播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数据库》综合平台建设应用研究子项目2项,中国外文局地理科研多语种翻译1项、东北地方特色文化对外翻译标准化术语库建设1项(2期),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5项,吉林边防总站边防检查多语种翻译项目1项,出版专著20余部,在《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国翻译》《外国语》《光明日报》等国内外知名刊物上发表论文150余篇,出版译著50余部。其中“抗战14年日本老兵口述史料抢救整理与研究”“日本归国作家笔下的‘满洲国’记忆研究”两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充分发挥了团队翻译人才优势,推进了抗战史料的抢救、挖掘、翻译、整理及研究工作,是团队助力我国国际话语权提升的重要举措。

  四、社会服务:知行合一,甘于奉献

  团队充分发挥语言、翻译学科优势,助力吉林文化、东北文化对外传播,参与中国外文局委托项目东北地方特色文化对外翻译标准化术语库建设(两期)及地理科研多语种翻译;助力开放吉林建设,为吉林省边防总站提供高级中英、中朝、中俄翻译人才培训,为东北亚博览会、汽博会、农博会等重大国际展会和国际赛事提供优质志愿者翻译服务;助力吉林省经济、产业发展,与科大讯飞(长春)、中国一汽等企业开展全方位合作,为吉林省支柱产业提供翻译、软件开发、专业语料库建设等语言服务;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与吉林经济产业互动影响研究、友好城市研究等提供智库服务,形成高水平咨政报告2个,为吉林国际形象的塑造与传播、吉林国际化战略的加快推进做出积极贡献。

  五、团队建设:团结协作,持续发展

  团队带头人宋学智教授深厚的学术造诣、突出的组织协调能力,舍个人小我而求团队大利的奉献精神,在团队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团队现有主要成员25人,其中教授19人、博士18人,教授占76%,博士占72%。根据教师自身专长,团队教师分为翻译与文化传播、翻译技术与应用及翻译教育三个子团队,各子团队内老中青传帮带机制健全,注重成员跨学科交叉,定期开展学习交流,积极组织成员参加国内外教学培训和学术交流会议,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厚实,整体提升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有保障。

来源:吉林省教育厅

编辑: 赵鹏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