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网格材料化学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教育内容-教育职场 李璐宜 3769262
东北师范大学网格材料化学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教育内容-教育职场 李璐宜 3769262

第三批“吉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东北师范大学网格材料化学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2023-09-08 09:51      来源: 来源:吉林省教育厅

  团队负责人:朱广山

  团队负责人及团队成员简介

  朱广山,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院长、教授,出生于1971年2月,民盟成员,博士研究生,研究专业方向为无机网格化学。

  张前,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出生于1971年10月,党员,博士研究生,研究专业方向为有机网格化学。

  黄宇彬,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副院长、教授,出生于1971年10月,党员,博士研究生,研究专业方向为有机网格化学。

  谢海明,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出生于1974年2月,党员,博士研究生,研究专业方向为无机网格化学。

  李阳光,东北师范大学科技处长、化学学院教授,出生于1975年2月,党员,博士研究生,研究专业方向为无机网格化学。

  陈彬,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出生于1963年2月,党员,博士研究生,研究专业方向为无机网格化学。

  尚庆坤,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出生于1963年5月,党员,博士研究生,研究专业方向为无机网格化学。

  郑长龙,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出生于1964年1月,党员,硕士学位,研究生学历,研究专业方向为无机网格化学。

  王芒,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出生于1970年1月,民革党员,博士研究生,研究专业方向为有机网格化学。

  于喜飞,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出生于1973年12月,无党派,博士研究生,研究专业方向为有机网格化学。

  呼微,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出生于1975年6月,无党派,博士研究生,研究专业方向为有机网格化学。

  王新龙,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出生于1976年6月,群众,博士研究生,研究专业方向为无机网格化学。

  毕锡和,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出生于1977年3月,党员,博士研究生,研究专业方向为有机网格化学。

  周明,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出生于1981年11月,党员,博士研究生,研究专业方向为无机网格化学。

  吴兴隆,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出生于1982年11月,党员,博士研究生,研究专业方向为无机网格化学。

  谭华桥,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出生于1983年3月,党员,博士研究生,研究专业方向为无机网格化学。

  王恒国,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出生于1983年4月,党员,博士研究生,研究专业方向为无机网格化学。

  臧宏瑛,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出生于1984年1月,党员,博士研究生,研究专业方向为无机网格化学。

  田宇阳,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出生于1984年4月,群众,博士研究生,研究专业方向为无机网格化学。

  邹小勤,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出生于1985年10月,无党派,博士研究生,研究专业方向为无机网格化学。

  元野,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出生于1986年7月,党员,博士研究生,研究专业方向为无机网格化学。

  贾江涛,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出生于1987年4月,党员,博士研究生,研究专业方向为无机网格化学。

  常进法,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出生于1988年2月,党员,博士研究生,研究专业方向为无机网格化学。

  景晓飞,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副教授,出生于1986年7月,党员,博士研究生,研究专业方向为无机网格化学。

  团队主要事迹和贡献

  网格材料化学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隶属于东北师范大学多酸与网格材料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致力于网格材料化学的设计合成、功能探索及应用开发等工作,现成为国内一流、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力的网格材料化学研究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

  1. 推进师德师风建设,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团队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已形成有制度、有载体、有奖惩、有典型的“四有”格局,将师德师风建设抓实抓好。严格划定师德红线,强化师德监管考核。对新进教师开展师德师风现实考察,把好入口关。厚植弘扬师德典型,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以主题党日形式,组织学习黄大年、郑德荣等优秀师德楷模,挖掘身边典型,引领学院师生向典型学习、向榜样看齐。2018年以来,学院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张前教授被评为长春市“三八红旗手”,藏宏瑛教授被评为吉林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周明教授被评为新时代长春青年先锋、长春青年榜样等。常态化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引导团队教师将师德师风的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营造浓厚师德氛围,引导教师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

  2. 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彰显优势

  团队始终传承立德树人、潜心教学的优良传统,重视教学投入,团队成员均开设本科生、研究生的基础课或专业课,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专业实践,指导硕士生和博士生。目前,团队开设的课程含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秉持“尊重的教育、创造的教育”理念,团队积极开展“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改革,教学成果荣获首届全国优秀教材奖一等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立项4项、发表高水平教改论文14篇等。

  团队将学科优势与人才培养相结合,以优质师资带动拔尖人才的创新能力。团队指导本科生获得国家级学科竞赛奖25项(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8项,包括2项“挑战杯”铜奖),获省级学科竞赛奖共29项。团队指导本科生发表SCI论文13篇。培养的研究生有65人次获国家奖学金,16人获吉林省优秀博士论文,19人获吉林省优秀硕士论文。

  3. 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深化有组织的科研

  团队面向清洁能源国家重大需求,依据传统优势,探索前沿科技;围绕“网格材料化学”主线,开展有组织的原创性科学研究,凝练出三个具有鲜明特色和优势,密切关联、相互支撑的研究方向:网格材料的设计合成,网格材料的成键理论,网格材料的高密度储能。

  团队密切关注网格材料化学的科学前沿和发展趋势,开展了领域内重要化学理论研究和针对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的应用研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重点项目等支持下,合成并命名了一类全新网格材料(苯基多孔材料),并提出了拓扑构筑网格材料的设计理念,取得了系列原创性研究成果,在Nature Chemistry、Nature Communication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和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等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了500余篇研究论文,在相关方向起到了重要引领作用。2018年以来,团队承担国家级和省级项目40余项(其中,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5项、吉林省科技厅重大科技专项2项),项目金额共计5700余万元。研究成果获批省部级奖励16项(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吉林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中国石油化工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创新奖二等奖1项、中国产业创新奖二等奖1项、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青年奖1项、中国颗粒学会青年颗粒学奖1项)。

  4. 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社会服务水平

  团队长期致力于发挥学科特长和团队优势,坚持服务社会发展和区域经济。团队负责人自2019年当选吉林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以来,积极参与全省重大事项的咨询论证、评价分析及实施运行,通过调查研究提出了十余条富有建设性的建议,为省政府决策提供了智力支撑。通过举办“美丽化学展”、“科普知识走进幼儿园”、“实验走进小学”等活动,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团队建立的“固态电池协同创新平台”落户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锂电池相关专利以评估价格5807万元成功实施了转化。2021年6月,李克强总理视察了协同创新平台,并殷切希望“加快项目建设速度,促进行业发展”。平台将建设20 GWH固态电池生产线,可帮省内汽车企业组装20万台纯电动车。医用脂质体合成完成了中试,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团队成员帮扶中科英华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及省级工程研究中心;还为省内外多家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帮助热缩材料企业实现了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换代。

  5. 教学科研相辅相成,团队建设成效显著

  团队坚持实施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团队发展“三位一体、相互促进”的PI制发展模式,不断探索并创新团队建设新思路。一方面,将研究成果转化为课程内容,推进教学改革,将教学过程发展为科学探究、知识生产和价值塑造的协同过程。另一方面,将科学研究、课程教学、学生指导、导师发展等权利一体化赋予团队,通过团队授课、协作科研、集体指导等提升教学和科研能力;已将网格材料化学打造成具有国际特色的引领性研究方向。不断引进高层次人才,组建梯次合理、年轻有为、精干高效的高水平队伍。自2018年,团队培育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2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项目获得者2人,引育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项目(海外)获得者1人、省级人才29人次等。未来,将深入挖掘研究方向,保持对新技术的敏锐洞察,积极引进和培育卓越人才,持续推进团队和学科建设。

来源:吉林省教育厅

编辑: 李璐宜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