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职业师范教育学专业教师团队 教育内容-教育职场 李璐宜 3769245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职业师范教育学专业教师团队 教育内容-教育职场 李璐宜 3769245

第三批“吉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职业师范教育学专业教师团队

2023-09-08 09:26      来源: 吉林省教育厅

  团队负责人:于志晶

  团队负责人及团队成员简介

  团队所在学校创建于1979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所专门为职教培养专业师资的职技高师,被誉为“职业教育工作母机”“‘工匠之师’的摇篮”。教育学专业是学校开展职业师范教育的核心专业。团队负责人和团队成员深耕职业师范教育40余年,不断开拓进取,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为职教事业发展赤诚奉献。

  团队带头人于志晶,中共党员,二级教授,长期致力于职业教育研究。现任学校教育学部主任,《职业技术教育》期刊总编辑,吉林省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职业教育博物馆馆长。省首批长白山学者、国务院特贴专家、国家教材委专家委员会委员、省高级专家、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省高校设置委员会委员、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华职业教育社常务理事、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省中华职业教育社副主任。是全国职教先进个人、省新闻出版领军人物、长春市劳模、长春市创业先锋。

  团队由25名教师组成,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8人,博士12人。团队主要成员杨晓东、张存贵等10人获省突贡拔尖、教学名师等称号;王哲等7人获省黄炎培职教个人荣誉;主要成员连续三届获国家教学成果奖共5项,5人获省教科成果一等奖;主要成员王哲、李玉静分别获立国社科基金教育学项目,于志晶获立首批教育部新文科实验项目,张祺午等3人分别获立教育部社科项目。

  团队成立伊始就确定了“正气、志气、大气、朝气、锐气、才气、灵气、和气”团队精神,“八气”被制成大幅标牌悬挂在办公区显要处整整35年,成为教育科学学院秉持和不断发扬的内在品质,激励了几代人成长和事业发展。教育学专业首批入选“双万计划”国家一流本科专业,教育学学科获立省高校优势特色学科A类,教育学学科点获教育专业硕士授权,教育学专业在全国同类院校专业中首个通过职业师范教育专业认证。团队获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省职教师德师风教育与研究双基地、省本科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新时代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团队成功探索了“馆修制”“研训制”“三导师制”“青师活动育人制”“学分制”等人才培养模式。近5年,共培养教育学、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680人,有84%毕业生被职校聘用或考取职教方向研究生,92名学生在师能竞赛、大创项目等活动中获奖,42名学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获软件著作权等。面向全国开展职教师资国培省培共计5.6万人。

  团队主要事迹和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团队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要求,不断提高师德师风建设水平和业务素质。近年来,团队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回信的精神,努力做到立德修身,潜心治学,开拓创新,真正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为“八气”建设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养师德树正气。在全国同类院校首倡塑造“匠师”之魂的教育学专业定位,首提“明师德、爱教育、懂职教、敢创新、善教学、会研究、能协调、有发展”培养目标内涵,教育学专业首批入选“双万计划”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团队教师自觉践行“用思想启迪思想、用生命照耀生命”理念,2019年职业学校管理课程被评为省高校学科育人示范课;2021年教育学课程被评为省课程思政示范课。在建设中国职教博物馆中,团队全体师生昼夜奋战100天,被学校党委命名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团队。

  重历史长志气。2008年研创全国首个职教博物馆,2011年举办全国首个中国职教史展,2012年在上海第三届国际职教大会举办中国职教成就展,2016年为中国近现代职业教育发轫150周年纪念大会制作职教史专题片,2017年与长春市政府共同新建总投资3.5亿元的中国职教博物馆。教育部与省政府在联合印发的共建技能社会意见中提出将职博馆建设成为四史教育高地、职教理论研究高地、职教文化发掘和传播高地。2022年人民网、教育部将职博馆确定为“全国职业院校师生同上一堂思政大课”基地。

  讲奉献育大气。团队承担着全校教育学、学前教育、应用心理学3个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和全校师范生教师教育课程教学任务,人手少任务重。5年来,团队教师人均年教学工作量超学校人均量2倍。团队所在学院为每位学生同时配备了课程导师、科研导师、职业实践导师,每位团队成员都义务承担三导师工作。抗疫期间,团队教师全部驻校工作,有13位同志受到表彰。团队与全省40多所职校建立共建关系,有19位同志被聘为职校办学指导专家,深度参与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工作。

  干事业葆朝气。团队创建了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基地(职业教育)、省社科领域重点研究基地(职业教育)、省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省互联网+职业教育科技创新中心、省职业师范专业认证与实践研究基地、省高职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基地等20余个科研平台。团队坚持把教书育人、科研创新等方面有机统一起来,在教育学学科专业建设上走在全国同类院校前列。2022年、2023年在校友会中国大学教育学专业排名(应用型)榜单中连续位居第1名。

  敢改革增锐气。团队探索了依托职博馆进行研修活动的“馆修制”,依托与职业院校共建的研训基地进行研训活动的“研训制”,依托第二三课堂进行的以“青师”命名的读书会、学术沙龙、情景展演、期刊编辑等活动育人制,以及与之配套的“三导师制”“学分制”。2020年,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被评为省高校一流本科课程。在2014、2018、2022三届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共获国家、省教学成果奖18项。

  深思考聚才气。近5年,团队承担省部级以上教育研究项目80多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18篇,出版专著教材等12部。团队成员作为主要执笔参与起草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关于加快发展吉林特色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吉林省“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关于加快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40多份重要的国家和我省的教育政策文件。

  勤实践添灵气。团队在职博馆设立了10个兼职馆员岗和80个学生实践岗,在职业学校合作共建单位设立了20个教师兼职岗和160个学生实践岗,团队教师与学生定期到相应岗位轮岗实践和见习实习,规定教师岗位实践每年不少于1个月。在实践中,团队教师编写了职业学校教学实务教材10部,与职校教师共同完成了省级以上教改项目26项。

  善团结蕴和气。团队始终坚持“干部表率、党员带头、互帮互助、不落一人”。团队主要负责人深耕职教几十载,甘于奉献,是全国职教领域有影响的专家。团队凝聚力强,有9位同志在本专业领域工作逾20年、10位同志逾10年,涌现出了一批教育管理干部、学术骨干和专业带头人。团队多次获得国家级和省级集体荣誉奖励。

来源:吉林省教育厅

编辑: 李璐宜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