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周枫然、于潇、曾思意作品《“创”在柳河 “扶”务农民——纪柳河县创业人物与扶贫宣传现状》 教育内容-教育职场 徐慧 2781660

吉林大学周枫然、于潇、曾思意作品《“创”在柳河 “扶”务农民——纪柳河县创业人物与扶贫宣传现状》

2018-12-13 15:03 | 来源: 中国吉林网

  作者: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周枫然、于潇、曾思意

  作品:《“创”在柳河 “扶”务农民——纪柳河县创业人物与扶贫宣传现状》

  青砖绿瓦 “她”叫柳河

  柳河县,地处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区,隶属吉林省通化市,中国东北土地上的一个普通县城,新旧更替,衰老与活力并存,若形容她为少女,柳河却与东北大多数城镇一样,见证了从改革开放以来黑土地悄然衰老的速度——一半青瓦茅草,一半钢筋水泥;若形容她为老妪,她的步伐又是如此紧迫,在现代化建设与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即使蹒跚踱步也从未掉队,中国经济总体腾飞的背后,柳河犹如万千城镇的缩影,映射且代表着来自国家每一个角落改革经济的努力。就业与创业、改革与创新,衰老的皮肤一层层蜕去,新鲜的血液不断涌入,在这三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乡创业,火山岩稻米种植、葡萄酒酿造、中成药生产……社会与国家政策协调共进,贫困与富强同卧土地之上,创意与才智在方圆之间迸发,群山环绕的柳河县不仅打通了致富路,在路上的步伐也越走越快了,沿着街巷与公路,我们观察着创业创新带来的新面貌,镜头中记录了一些变迁的痕迹,探寻着柳河县这些年的脚步与节奏。

  柳河的经济发展现状就像中国经济发展现状的缩影。2017年,十九大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总体小康,而非全面小康,这也是柳河的真实写照。洋房旁的棚户区、高级汽车和农用三轮共行一路,新与旧、贫与富的视觉碰撞时常穿梭其中,无论是“坐电梯”的还是“走胡同”的,“开汽车”的还是“骑三轮”的,他们平静的神态中都夹杂着一丝迷茫,又有些期待,就像稳定的生活中也有忧心之处,但是谈起生计与家长里短,却又有莫名的渴望……作为城市里长大的年轻人,我们看得见钢筋水泥熔铸城市的速度,但是县镇与农村在发展的时间线上走到了哪一步?恐怕每个地区都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答案。

  脱贫致富 重在宣传

  2018年7月9日下午一时许,实践团队于长春出发,经两个半小时的车程,跋涉200公里,从鳞次栉比的高楼到蓝天黑土,从抚长高速到营梅高速,我们穿越了大小村庄,路过了田野和庄园,工厂和新兴的公司也屡屡出现在车窗外……长春以南,也是吉林省南部地区的景色尽收眼底,人与自然的和谐景象更加印证了我们对东北大地淳朴的印象。到达目的地稍作休息后,柳河的街道成为了我们了解这座小城的第一站。柳河县城纵横的主要街道不过五六条,也许正是由于它的“小而精”,县中心交通秩序井然,楼宇和街道规划明朗,道路开阔,泾渭分明,以柳河为中心线,全县呈南北对开布局,其主要街道、市集、商品贸易集中于柳河沿岸,建筑以低层砖混为主,上世纪的旧建筑依然零星穿插在新小区周围,东盛广场的建筑外形散发着近乎古朴的气息,新的服装品牌却已经跃然其中。近郊地区多为工业厂房和棚户区,在建和施工建筑、道路较多,人文氛围和谐融洽,民风淳朴谦逊。

  晚上,我们邀请到了柳河县电视台邬建华台长一同交流,他是地道的柳河县人,进入媒体工作以来,二十年的时间使他成为了县媒体的带头人,同时也伴随着柳河媒体一路成长。谈起柳河县电视台目前发展的现状以及媒体在柳河地区的生存状况,他说道:“中小县城媒体生存的困境主要在于人才培养难、引进难,特别是像柳河这样的贫困县,民众普遍媒介意识较低,推广和开发新媒体的难度较大。”

  “要想富,先修路”,如今这“脱贫路”可不仅仅是开地筑路那么简单,打通信息的“快速路”,将需求与供给合理化分配,根据市场需求精准施种,农民的粮食才不愁卖,信息不流通,农民只能解决温饱问题,致富遥遥无期。着力发展县镇媒体事业应是扶贫宣传工作的重中之重,发展方略主要应依靠政策和资金支持,不光媒体单位自身的政策要创新推广,也要依靠上级政策取得反响,积极争取,若能利用“推广先行”的方法,尽快普及新媒体终端的使用率及覆盖率,流转资金应大力扶持投资媒体基础设施,利用需求倒逼县镇媒体转型升级,在新媒体的应用中提升民众媒介意识。

  引进养殖,敢为人先

  7月10号,实践团队一行人来到了五道沟镇六盘村,采访当地的返乡创业人物,六盘村村长兼党支书——张涛。同许多年轻人一样,张涛从未想过平庸度过他的生活。二十岁刚出头,他只身一人出国打工赚钱,回乡后,凭着灵光的头脑和结实的身体,他将积蓄用于创业,反复试验后,他发现将山林中的“精灵”——梅花鹿请进村来搞养殖不失为一条致富路。得到妻子和家人的支持后,他说干就干,修养殖棚、买鹿种、研究养殖技术,这些工作他一干就是几年。由于他的成功推广,全村脱贫人数在逐渐减少,致富的人越来越多了。2015年,凭着年轻有为和村民们的有口皆碑,他当选了六盘村村支书,然而这位稳重的年轻人并没有在小成绩上沾沾自喜,在我们对他的交流与采访过程中,他始终语气平和、张弛有度,衣服沾满劳作的尘土,胸前的党员徽章却始终鲜红发亮,他说,为村民们实实在在做些事,让大家共同把日子过好是他最大的心愿。实地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参观了一些村民的鹿舍。养鹿最大的难度就是对养殖环境的保障,梅花鹿的养成时间长,养殖技术需求高,养鹿的大娘告诉我们,村长经常询问我们的养殖情况,闲暇之余指导大伙的养殖技术。下午,团队来到了六盘村农田,湿润的田间小路的两旁是绿油油的玉米地,我们注意到地头的空地没有耕作任何庄稼,一些村民用拖拉机正在犁地,张涛告诉我们,这块地开垦出来将作为花卉养殖基地使用,是村子里扶贫项目之一。在村委会办公室,张涛向我们介绍了村里其他扶贫项目和基建项目,畅谈他对村子未来的建设的设想。我们了解到,农村的致富路宽不宽敞,主要是“因地制宜”的工作做得好不好,正如没有一片相同的树叶,中国有近七十万个行政村,每个村子的实际情况都不相同,如果农村对自身情况没有一定的认识,那么致富路是打不通的。六盘村地处柳河县南部,地处长白山向松辽平原的过渡地带,以灰粽土壤为主,腐殖质较多,适合种养花卉,在市场供给方面依托实地调研,将六盘村农田花卉销往市场,形成固定、稳健的品牌效应。

  下岗女工 农商龙头

  7月11号,团队采访了柳河县知名创业人物“大米姐”管延丽,她从下岗女工到吉林省远近闻名的大米种植销售行业的领头人,创造了商业奇迹。同样是水稻,“大米姐”团队种出的柳河大米能够脱颖而出是因为柳河县独特的地理位置,管延丽告诉我们,柳河大米的产地在长白山火山岩区,其水稻富含硒元素,雨水充沛,腐殖质多,口感香甜,并且她创新了种植技术,打造了“鸭田共生”的模式,把鸭苗放养到水稻田中,鸭吃草和虫,其粪便又是水稻天然的营养剂。这样一种“双赢”的生产养殖模式是柳河大米好口感、高营养的原因,也是带动柳河一方经济的火车头,管延丽说道:“交税一定要交到我的家乡”。柳河县依靠稻米为主要产业,促进乡村振兴,使旧农村焕发出了新面貌,目前大米姐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基地面积发展到了2.17万亩,带动了3800余户农户。农民通过土地流转每年每亩增收500元、参与生产每人每天增收100元、合作社分红每人每年增收1000元,合作社年增加农民收入超过5000万元,真正把农民们的泥饭碗变成了金饭碗。

  在“大米姐”的产业园区里,我们看到了整齐划一的厂房布局,大大小小的叉车搬运货物,还没进入生产车间,一股浓浓的米香就迎面扑来,陈列在车间门口的是一箱箱待发的大米,这是“大米姐”品牌的网络订单。操作间内,身穿白色工作服的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忙碌着,这些工人全部是来自当地的农户。在自动化生产车间内,大米被机械臂均匀地称重、装袋、封口、包装,工人们只需将包装袋递到出米口、将包装好的纸壳箱放到地面指定位置即可,三名工人即可完成生产操作。不仅销售成品大米,利用品牌影响,大米姐产业还研发了米粉、富硒杂粮等产品,真正做到了以品牌为依托的多元化产品销售。

  利用媒介 精准扶贫

  柳河县虽是一个普通县城,但在其中为脱贫事业所作出努力的人们有很多很多,也许他们和千千万万的创业者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有着创业故事的基本情节,但也正是这些看似平凡的付出,造就着带动一方经济的伟大事业。在实地调查的过程中,我们遇见了太多的变迁与这个时代匆匆的痕迹,以及为家园振兴所努力的人们。县镇、农村的经济发展不同于城市,由于县镇农村在社会资源方面相比城市不占据首要优势,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应来自于自身。通过柳河县我们可以看到,其隶属的乡镇和农村都在经济方面“走自己的路”,我们了解到的种植业、养殖业、旅游业、服务业,无一例外,都是依托本土的自身优势发展而来。凡是人可以居住的地方,就注定有其天然的宜居优势,只是大小问题,但只要领导者和居民能够悉心观察,融入当地自然,势必能够找到拉动经济增长的解决方案,在柳河,领导集体的决策使经济方案变成了一个个公共项目;个人的创意与才智使致富方案变成了一个个企业,所以,政策扶持是一方面,脱贫扶持地区自身的解决方案才是主要方面。

  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村镇的致富方案虽有创意,但缺乏招商引资宣传,“机遇”是他们最漫长的等待,自身优势如何能够让外界知晓、拉动投资显得尤为迫切。听说是宣传团队来了,村里的人们显得非常高兴,他们太需要把自己的粮食卖出去、把致富方案让更多人看到,媒体的力量在此时就有了用武之地,将互联网技术与村镇产业相关联,打造本土的产业信息平台,是柳河县的当务之急。从媒体的角度来说,我们感受了信息、媒介在当今社会各个领域的重要性,就以此次社会实践来说,其实很多村镇的产业并不是不能搭建起来,而由于信息的闭塞、对媒体力量不够重视,导致许多产业、产品无法推广出去。同时,政府应利用好人民公权,向上积极争取资源,向下多花时间倾听,实地走访调查,不可千篇一律做扶贫,应充分了解扶贫的特殊性与个案性,多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多支持返乡创业,放宽政策,才能充分发挥集体智慧,谋求致富。

  后序

  经过四天的采访与调查,在我们眼中的村镇有了更为直观的了解,贫富差距、创业与创新、新旧交替,这些人物与事物一次又一次地触动着我们的神经……柳河,她是那么平凡而又有些普通的存在,但是她所养育的人民,正在新时期的致富道路上披荆斩棘、不畏险阻,贡献自己的光和热,在柳河的脱贫攻坚战上,这些年轻的创业者早已成为了全县的精神符号,是他们带动了一批又一批的人们从生活的底层奋发向上,让这座小城不再衰败,推动这方圆之中的人与自然紧跟国家的步伐,兢兢业业。尽管柳河她走的不是那么快,甚至在这个时代中她有些蹒跚,但她养育的人民正在努力让她跑起来,跳起来,因为柳河人和所有的中国人一样,都在为更美好的生活而奋斗着。柳河留给我们的思考,也许适用于中国大多数贫困县,正如我们团队的理念所示,“宣传扶贫”、“精准扶贫”是新时期深化改革背景下扶贫攻坚战的一剂良药,柳河的衰败正在停止,她的生机正在焕发,一切都在改变,重要的是让尽可能多的人知道柳河,知道贫困村、贫困县,知道我国还有许许多多地区的人民正在贫困线以下生活着,依靠宣传的力量帮助他们获得更多关注。也许他们的生活较于我们来说是煎熬,或是疲惫,但和我们一样,柳河人也有自己的生活梦想,他们也在拼搏着,哪怕现在还是很慢,但谁的心中不曾奔驰着一匹骏马呢?

  附录

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周枫然 于潇 曾思意4568.png

  柳河街道

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周枫然 于潇 曾思意4576.png

  柳河建筑

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周枫然 于潇 曾思意4583.png

  人物掠影

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周枫然 于潇 曾思意4594.png

  人物掠影

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周枫然 于潇 曾思意4601.png

  人物掠影

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周枫然 于潇 曾思意4612.png

  街道掠影

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周枫然 于潇 曾思意4619.png

  工业厂房

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周枫然 于潇 曾思意4630.png

  六盘村农田

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周枫然 于潇 曾思意4638.png

  六盘村支书张涛

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周枫然 于潇 曾思意4652.png

  六盘村干部与团队合影

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周枫然 于潇 曾思意4665.png

  六盘村干部与团队合影

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周枫然 于潇 曾思意4682.png

  采访六盘村委

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周枫然 于潇 曾思意4692.png

  六盘村鹿舍

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周枫然 于潇 曾思意4703.png

  采访“大米姐”管延丽

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周枫然 于潇 曾思意4718.png

  采访“大米姐”管延丽

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周枫然 于潇 曾思意4735.png

  “大米姐”与团队合影

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周枫然 于潇 曾思意4750.png

  “大米姐”品牌生产车间

编辑: 徐慧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