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针乞巧拜织女,古人如何过七夕? 文脉内容-关东文脉 曹淑杰 3427193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穿针乞巧拜织女,古人如何过七夕? 文脉内容-关东文脉 曹淑杰 3427193

穿针乞巧拜织女,古人如何过七夕?

2021-08-12 13:21 | 来源: 中国吉林网

  农历七月初七,是传说中牛郎和织女跨过银河霄汉相会的日子。古时“七”在《周易》的爻辞中有反复归来之意,如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事物总是反反复复到了第七日,就会归来。所以在很多故事里,七月初七成为了相会之日。

  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后来逐渐转变成岁时节俗,最终又演化成今天的情人节。那么,在没有在影视娱乐、视频直播的古代,人们在七夕这一天都做什么呢?

  穿针乞巧

  在中国古代,七夕节并没有情人节的涵义,它是专属于女生的“女儿节”。因为织女有一双能织云霞的巧手,古代的少女们希望能到织女的灵气,便会在七夕节当天“乞巧”。而“穿针乞巧”就是七夕节这天最重要的乞巧方式。

 《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南朝梁宗谋《荆楚岁时记》说:“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外,或以金银愉石为针。”《舆地志》说:“齐武帝起层城观,七月七日,宫人多登之穿针。

  喜蛛应巧

  这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其俗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南朝的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 “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月七日,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七月七夕“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

 由上文可见, 历代验巧之法不同,南北朝视网之有无、唐视网之稀密,宋视网之圆正,后世多遵唐俗。

  投针验巧

  这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的盛行的七夕节俗。明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说:“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清于敏中《日下旧闻考》引《宛署杂记》说:“燕都女子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自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租如锥,因以卜女之巧。”

  晒书晒衣

  刘义庆《世说新语》卷二十五说,七月七日人人都会晒书,只有郝隆跑到太阳底下去躺着,人家问他为什么,他回答:“我晒书”。这一方面是蔑视晒书的习俗,另一方面也是夸耀自己腹中的才学。晒肚皮也就是晒书。汉代晒衣的风俗在魏晋时为豪门富室制造了夸耀财富的机会。

  而名列“竹林七贤”的阮咸就瞧不起这种作风。七月七日,当他的邻居晒衣时,只见架上全是陵罗绸缎,光彩夺目。而阮咸不慌不忙的用竹竿挑起一件破旧的衣服,有人问他在干什么,他说:“未能免俗,聊复尔耳!”由这几则小故事看来,就知道当时七夕晒书、晒衣的风俗有多盛了。

  拜织女

  七夕节又称“乞巧节”,因为在中国古代女孩子们的心中,织女是位貌美、善良、手巧的天仙,所以七月初七当晚,女子特别是未出阁的女子会遥对星空,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织女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工技法娴熟,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

  拜魁星

  民间传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中国古代,科举中出类拔萃者也被称为“魁甲”,男子们拜魁星以求科举高中,官运亨通。清朝时读书人还会购买青蛙来放生,以拜魁星。“奎”与“蛙”的古字相通,“奎”又演变为魁星,并且戒食青蛙表示尊敬。

  供磨喝乐

  磨喝乐,是天龙八部中“摩睺罗伽”的音译,也是旧时民间七夕节的儿童玩物,即小泥偶,其形象多为传荷叶半臂衣裙,手持荷叶。在宋代东京街头,每逢七夕,这种玩偶会卖得特火。早期的磨喝乐是用泥塑,后来也有以其他材料制作的。

  吃巧果

  七夕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是用面粉制作而成的糕点,给其取名为“乞巧”,是古代女子祈祷织女赐予自己一双巧手。《东京梦华录》中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宋朝时,市街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

来源:中国吉林网综合整理 光明网 新华网 百度百科等

编辑: 曹淑杰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