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真者的艺术 文脉内容-关东文脉 曹淑杰 2564151

天真者的艺术

2017-12-20 13:11 | 来源: 吉网

  blob.png

   自闭症是一种伴随患者终生的精神疾病,它的影响不仅涉及个人和家庭,还关系到医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整个社会的文明进程。与正常儿童相比较,自闭症儿童的“不正常”是显而易见的,然而这种不正常并没有抑制住他们在绘画领域里正常表达自己的心情和向往,反而有助于他们的发挥和宣泄。在尽显儿童绘画应该具备的所有特征的同时,甚至超越了儿童绘画所应有的特征。因为在艺术的精神家园中从来就没有“正常与非正常”的不同,非正常就是正常的,正常反而是不正常的。在医学和社会学领域,人们也许需要致力于将非正常转变为正常的努力,而在文化艺术领域,我们所要做的却恰恰相反。得益于艺术世界的宽容与平等,孩子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尽情施展他们在现实世界中无法获得的乐趣、追求以至尊严。

  那么,自闭症孩子的绘画又有哪些特点呢?

  1.色彩艳丽并易抓住人心的画面

  许多孤独症的孩子都是视觉先行的。也就是说在触觉味觉嗅觉听觉等诸多感官中,他们会最优先视觉带来的信息。这或许源于他们对语言的理解障碍,而视觉化的信息相对直观。这种视觉先行和视觉敏感带给孤独症孩子们的画面,强烈的色彩感和信息的最强化输出。色彩斑斓的画面,虽然看不懂画面的内容,却不知为何能够抓住人心,深深地留在记忆里。这些特点频频出现在孤独症孩子的艺术作品中。

  2.画面整体

  部分孤独症的孩子拥有一种特殊的记忆能力:照片式记忆。他们的记忆力超好,只要短短的看一眼就能记住空间中几乎所有的物体。因为他们的记忆模式更接近电影的胶片,每一个瞬间都像是被拍下一幅完整的照片,回忆则像在脑海里回播整场电影。这种大数据量的记忆能力其实也会带给孩子们很大的负担。与此同时,由于一开始画面就是完整的照片,所以他们的作品画面整体感非常强,作品完整度较高。

blob.png

自闭症儿童毕昌煜的作品(网络截图)

  3.拥有自己个性化的绘画风格

  孤独症的孩子很难接受外界的介入,对我们所在的世界的情感,道德,欲望等都很难理解。并且每一个孤独症孩子的感知方式和性格都差异都很大。这是普遍被认知的典型障碍。而这种非常独立的个人世界观使得孤独症儿童在很早期的阶段就会有自己统一明显的绘画风格。对于自闭症的孩子们来说,创作的过程甚至不是在绘画,他们仅仅是在挥洒自己心目中的某一个画面。所以他们挥笔潇洒,构图大胆,毫无犹豫。

  4.真诚而没有污染的世界观

  孤独症的孩子又被称作“天真者”。这个称呼源于他们的状态,实际上很多孤独症的孩子几乎终身保持着乳龄期的感知状态。他们的知识会随着介入而增长。但是他们的感知却一直如同初生的婴儿般单纯直观。孤独症的孩子的世界是永恒的纯朴,天真和直观。绝大多数孤独症的孩子也是没有能力说谎的,于是孤独症孩子的作品拥有了艺术作品最重要的一种美——真实。

  5.结构化、观念化的作品

  在孤独症人群的绘画作品中,会有一部分非常有趣的作品。这些作品严格意义上来说孩子们并不能算是在创作,更多是一种对自己特有兴趣爱好的执着。在孤独症的典型特征中,有一条是“兴趣狭窄”“兴趣刻板”。是的,他们的爱好往往很偏,并且很执着。那种执着的程度超乎我们的想象。他们会一遍又一遍地重复阐述(绘制)同类别的内容或符号……上百遍,上千遍。还有一部分孩子拥有超强的数字化逻辑思维能力,于是,他们的画面变得结构化很强。巧合,这与当代艺术中观念化的作品不谋而合。对于孩子是单纯的兴趣呈现,对于我们,却是引发思考和探索的节点。

  6.有音乐的画面,画面中的节奏感

  这个特点并不是所有的孤独症孩子都有的,但的确,有非常多的孤独症孩子除了美术还会有音乐上的爱好。实际上所有直观的感知,对于他们来说发展会比较容易。一些孩子边放音乐边绘画会非常集中,也有很多孩子会边画边唱。我曾亲耳听到有一个孩子对我讲:音乐是有颜色的。是的,我们会惊喜地发现,一些孩子的画面是有乐章和属于音乐的节奏感的。


编辑: 曹淑杰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