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书屋 :让琐碎的日子变得神奇 文脉内容-关东文脉 曹淑杰 2387085

农家书屋 :让琐碎的日子变得神奇

2017-04-20 18:52 | 来源: 开封日报

  清晨,一大早起床的我沿着家门口的运粮河岸散步。灿灿霞光,把树影和一家家木版年画作坊的老屋影子拉得长长的,小草绿绿的、绒绒的,给古老的运粮河岸边铺上了一层地毯,河里的荷花开得正艳,田田的叶子众星捧月般呵护着凌波仙子般的荷花与莲蓬,一阵凉风吹来,送来缕缕清香。漫步在古韵幽香的岸边,我的思绪回到了多年前。

  2006年下岗后,看到人们在大街小巷中聊天、酗酒、打牌,以此来消磨时光,多年从事新闻报道的我坐不住了。我想,农民只讲温饱、有钱是不行的,也得提高科学文化思想和道德素养。于是,我决定创办农家书屋,免费向广大群众开放,把文化知识、农业科学技术传播给乡亲们。

  说干就干,一旦把目标定下就马上行动。可万事开头难!没有资金、场地和经验,一切从零开始。但是,我毫不退缩,多方筹措资金8000元,拿出多年的积蓄和下岗生活补助金1.7万元,全部用于农家书屋的建设上,先后购置书架、报架、书籍等花费2.5万元。没有场地,我把自家3间门面房腾出来,全家4口人搬到仅60平方米的房子里住。在多方努力下,当年终于建成了拥有1610本(套)书的农家书屋。2007年8月,我东挪西借7万余元投入到农家书屋建设上来,新增书目70余种,新建房屋120平方米。经过几年努力,目前我的农家书屋拥有各类书籍、杂志3.3万本(套),先后装订了1995年以来《河南日报》、《大河报》、《河南农村报》、《开封日报》等合订本428本。

  小村里破天荒出现了免费开放的农家书屋,把人们的注意力立刻吸引了过来。渐渐地,村民打牌赌博的少了,来图书室看书的多了。慢慢地,我的农家书屋名气越来越大,近到周围的西姜寨、仙人庄、范村,远到尉氏县的南曹乡都有人来看书。

  虽说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但纸质书的作用还是不可替代的。庄稼生病了,大伙来找科技书;有人打官司,来找法律书籍;孩子们放学、放假了,来书屋看书做作业。特别是留守儿童,他们把这里当成了家。因为父母不在身边,缺乏管束,他们就像脱缰的小马驹,偷偷上网打游戏,下河游泳……这让他们的家长很不放心。于是,我就接纳这些孩子,让他们在这里做作业、看书。为了吸引孩子,我自费购买了电视机、科教影碟,添置了乒乓球、羽毛球、扑克、军旗等,免费提供给孩子们。很少有人知道,我下岗后全家的经济来源仅靠妻子每月近千元的工资来维持,一家人近几年里没有添过一件新衣服,上高中的儿子穿的是我当年的工作服。在新房刚落成时,有人主动上门商量每年拿几千元租下来,被我一口回绝,为此别人说我傻。当看到满屋看书求知的人时,我觉得傻得值。

  在追求梦想的日子里,我忘不了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开封县委宣传部、县文化局的领导多次来到农家书屋给予指导;省农科院等众多单位免费赠送我各种书籍;市、县不少老领导、《开封日报》的编辑、记者给我支持和鼓励。在我追梦的日子里,我忘不了妻子的倾情相助。下岗后 ,我没有工资收入,是她支撑起了这个家。更难能可贵的是,我花钱买书,免费给读者提供稿纸、茶水,她毫无怨言。2012年5月12日,她正在整理图书,突然栽倒在地,突发脑溢血,一个多月不省人事。她醒来后的第一句话就问农家书屋怎样了。听了她的话,我鼻子一酸,为了这分理解与支持,我一定把农家书屋办得更好。

  这样想着,我不知不觉到了家门口。妻子正在门口更换阅报栏的报纸,几个邻居正在看报纸。放暑假的孩子已经陆陆续续来看书学习。新的一天开始了。

  记得一位名人说过,日子是琐碎的,可是,如果你用梦想把它串起来,每天去为梦想而奋斗,琐碎的日子就会变得神奇。回想自己这些年来,没有因为下岗而消沉,而是在很困难的情况下,用满腔热情托起了自己的梦想,创办了农家书屋,不但给周围的乡亲们送去精神食粮,而且温暖了自己。

  有梦想的日子真幸福。

责任编辑: 曹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