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营里的“许三多” 第一新闻内容-第一新闻 邱珮峰 3366200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警营里的“许三多” 第一新闻内容-第一新闻 邱珮峰 3366200

警营里的“许三多”

2021-04-29 14:38 | 来源: 中国吉林网

  “不抛弃,不放弃”,这只是士兵突击中的一句经典台词,却彻底改变了一个人的人生轨迹……

  2006年的冬天,电视剧《士兵突击》热播,让在河北石家庄上小学的“兵二代”张文杰内心中埋下了对军旅生活无限向往的种子,随着时间的推移,参军入伍的昂扬斗志“破土而出”,戍边卫国的凌云壮志“叩石垦壤”,他越发觉得做“许三多”式的兵才是生命中“最有意义的事”。2013年的金秋九月,刚满18周岁的他便迫不及待地踏上北上的列车,毅然成为原吉林省公安边防总队的一员,也正式开启他迄今8年的一系列转变……

  见贤思齐终成行家里手

  平四方、侧八角的内务,站如松、坐如钟的训练,令必行、禁必止的作风……,无论是老兵父亲的言传身教,还是《士兵突击》的耳濡目染,都让他觉得一切都再熟悉不过了,这让善于挑战的他萌生了做一名军车驾驶员的新想法。

  “听声辨味识故障”,这是曾经的战友们对他的评价,作为一名合格驾驶员,他知道自己担负的职责使命,在熟练掌握各类操作技巧的同时,拜师学艺,钻研修车本领。“部队的钱都是保家卫国的钱,能省一分是一分。

  2019年,在原吉林边防总队举办的后勤大比武中,他凭借精湛的技能在速换轮胎竞赛项目中一举夺魁,并在多项比拼中崭露头角,被抽调至保障大队,从此他的足迹遍布吉林边境一线。

  囊萤映雪不负藏蓝青春

  随着体制改革,他以优异的成绩转改为一名移民管理警察,并入职吉林沙坨子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实现了华丽的转身。

  在战友们欢呼雀跃的时候,他总是望着窗外默不作声;在同事们踌躇满志的时候,他却低着头眉头紧锁。“我空有一身开车修车的本领,可眼下却没了用武之地”,来自思想深处的恐慌让他不敢有一分一秒的懈怠,正如《士兵突击》中团长对许三多说的那句话一样,“想到和得到中间还有两个字:做到”,他用握方向盘的手翻开了业务理论书籍,用蹩脚的发音一遍遍重复着那些陌生的外语。功夫不负有心人,张文杰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获得检查员资格,在三尺验证台实现人生理想。

  “技多不压身这个道理在他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更是把业余爱好发展成了工作强项”。同事们为何会对他有如此的评价?起因竟是因为一篇新闻报道在他平静内心中滴下的涟漪。

  为了更好地展现移民警察队伍作风优良、业务精湛、忠诚可靠的形象,他开始用相机和文字记录起发生在这支队伍里的一点一滴。万事开头难,起初,他稿件犹如石沉大海,渺无音讯,“不抛弃,不放弃”的座右铭不断激励着他深学苦练,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各类图片、视频编辑软件。他用执着与坚持敲开了新闻宣传工作的大门。

  至今,他策划宣传的《移民警察坚守边防 警营举办特殊的婚礼》在中央1套播出,《忆峥嵘恪守初心、颂党恩践行使命》在公安部宣传局官方微博刊发,《劝止赌博》《永远跟党走》视频宣传片分别荣获国家移民管理局优秀奖、总站“警秀国门逐梦边关”三等奖,期间,累计在各类媒体刊发稿件300余篇。

  父子并肩助力家国抗疫

  新冠疫情爆发后,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身为党员的他,第一时间积极响应上级的号召,撰写请战书,主动承担疫情期间入营扫码、营区消杀、车辆保障内部防护工作。

  “我是老兵,这点事对我来说不叫事,儿子,你守国门,我守家门,咱俩并肩作战”,这是父亲张宝英与儿子的一次通话。

  2021年1月,在他的河北老家再度爆发大规模疫情,自1月2日河北发现首例确诊者后,张宝英自告奋勇,成为了第一批抗疫志愿者,负责居民生活物资的采购、运输与配送,每天早上6点钟穿好防护装具进入居民家中统计所需物资,中午十二点前完成采购及配送,有时来不及吃上一口午饭便匆匆换上新的防护装具再次周而复始。

  “他们爷俩可真是上阵父子兵”,同事们由衷地称赞着说道。就是这样一对父子,用最朴实、最直接的方式诠释着各自的信仰,向党和祖国递交了一份满意答卷。

  “许三多的精神一直鼓舞着我做‘最有意义的事’,我想就是戍边卫国”,张文杰说道。

沙坨子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队 邰宇 柏霁松 师宝华

编辑: 邱珮峰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