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长荣(1907—1934) 第一新闻内容-第一新闻 李玉磊 3213147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童长荣(1907—1934) 第一新闻内容-第一新闻 李玉磊 3213147

童长荣(1907—1934)

2020-09-02 14:17 | 来源: 中国吉林网

  童长荣,字灿华,又名张长荣,于1907年11月出生在安徽省枞阳县枞阳镇童家大屋。他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优秀党员、年轻的革命活动家,是安徽省安庆学生运动的组织者、中共东京特别支部领导人,还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发起人之一、中共上海沪中区委书记、河南省委书记、天津市委书记,组织了白区的对敌斗争;来到东北后,他先后担任大连市委书记、东满特委书记,创建了东满抗日游击队和游击根据地,率先在东满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东满各族人民赴汤蹈火,同日寇拼杀在疆场,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为延边的解放和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

  1921年初,童长荣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安庆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同年4月,童长荣参加了安庆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大会,成为第一批团员。6月时,他参加了“六二运动”,出色地领导了反军阀暴行的运动。9月,他再次参加了驱逐省长李兆真的示威游行,也取得了胜利。在这两次斗争中,由于童长荣表现突出,被选为安徽学联的领导成员。

  1925年夏,童长荣东渡日本求学,1926年,被选为中共东京特支的领导,开始了他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1928年5月,日本侵略者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济南惨案,童长荣组织“中国留日各界反日出兵大同盟”进行了反日爱国斗争,遭到日本当局的粗暴镇压,后来以宣传共产主义的“罪名”被驱境回国。

  童长荣被驱境回国后,被党组织安排到上海担任上海沪中区委书记。1929年,童长荣与上海进步作家鲁迅、夏衍等人成立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为文学界进步力量共同对敌筑建了阵地。

  1930年2月,童长荣受党中央指派,先后奔赴河南、大连担任河南省委书记、大连市委书记等职。他深入农村迅速建立起河南农村革命根据地。在大连,他组建了三个党支部,先后发动了三泰油坊和三菱油坊工人罢工,组织了纪念“五一”、“五卅”群众集会,激发了群众的革命热情。

  1931年11月,“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童长荣被调到东满担任中共东满特委书记。1932年12月,童长荣在明月沟组织召开了东满各县党团负责人联席会议,建立起了突击队、赤卫队、别动队等半军事性的民众武装组织,为建立和壮大抗日游击队奠定了基础。

  1932年到1933年,在童长荣和东满特委的领导下,东满特委下辖的汪清、和龙、延吉、珲春等地建立了10余支由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下的抗日游击队。

  童长荣为了团结东满地区的主要抗日力量——中国国民救国军,特委派遣共产党员李延禄等参加救国军,并积极开展统战工作,与后来任救国军旅长的史忠恒建立密切关系,在统一战线方针指引下,仅在汪清县境内,游击队与救国军协同作战20余次,给了日伪军以沉重的打击。

  1932年4月,朝鲜占领军“间岛派遣队”与关东军和日本军警一起,对东满各地疯狂地进行“讨伐”。面对敌人的残暴罪行,童长荣率领抗日军民进行英勇反击。延吉、珲春、汪清游击队接二连三的传来捷报,形成了东满武装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良好局面。

  1933年3月30日,日本侵略军对以马村为中心的小汪清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讨伐”。面对来事汹汹的敌人,童长荣指挥游击队、别动队、救国军大破敌军取得胜利。

  东满特委在童长荣的领导下,根据地和游击队党团组织日趋完善,到1933年3月东满党员数已达到1200多人,几乎占当时东北党员总数的一半,成为一支领导东满抗日斗争的中坚力量,发挥了其他任何组织都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按照中央指示,童长荣开始组织筹建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

  1933年11月,日军纠集大批兵力,再次向小汪清抗日游击根据地大举进犯。在敌人长达50多天的“讨伐”中,使原有1500多人的根据地,最后只剩下400多人。在此情况下,中共东满特委决定带领幸存的党员干部和群众撤离小汪清根据地。

  1934年3月21日,童长荣在大北沟山口的密营研究工作时,被日军包围,不幸中弹牺牲,时年27岁。童长荣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最终倒在了东北大地上,他把自己的壮丽青春献给了党,献给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

  毛泽东在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对童长荣等东北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作出了高度评价。《八一宣言》在法国巴黎《救国报》上发表时,称童长荣是为抗日救国捐驱的民族英雄。

编辑: 李玉磊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