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就振兴“底色” 第一新闻内容-第一新闻 徐慧 3146687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绘就振兴“底色” 第一新闻内容-第一新闻 徐慧 3146687

生态宜居

绘就振兴“底色”

2020-06-04 10:06 | 来源: 吉林日报

blob.png

  东丰县杨木林镇四合村福禄塘新景。

  6月1日上午,东丰县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

  雨中的三合乡兴太村,干净的农家小院、绿树掩映、鲜花盛开,白墙红瓦间透露着新农村的气息。

  村党支部书记王德库顶着小雨在村里转悠,想着哪里还可以做得更好。

  在他心里还有个想法,村容村貌提升了,村民致富增收又有了新途径,“我准备跟村民签合同,开展民宿和乡村旅游……”

  要说起发展乡村旅游得益于人居环境治理,兴太村就这样悄然变了样。

  提升村庄绿美化水平,将乡村道路、村庄周边作为重点,大力实施绿美化工程,修建边沟3.6公里,栽绿化树王族海棠和紫叶稠李6000余棵,花卉3万余株,粉刷文化墙2000余平方米,绘制农民画100余幅,修建艺术围栏2600米,清理柴草垛423个,建集中堆放点12个……

  这样的变化让兴太村跻身百村示范引领行列中。

  变中有景,变中出新。

  同样在变中为美丽乡村增色的还有龙山区永治村。

  村路两旁,栽植的新绿把村落装点得焕然一新,占地44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和党建主题园经常引来市民前往拍照。

  “环境好,我们住着也享福,现在各家各户都比着干净,厕所、仓房那叫统一旧貌换新颜,现在这日子没比了!”从永治村3组村民冯福军的话语里,感受到他发自内心的幸福。

  近年来,辽源市坚持绿色发展,努力打造农村宜居宜业环境。通过科学编制,目前全市累计完成村庄规划编制161个。按照国家和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3年行动总体安排部署,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的第一场战役,将农村环境由“脏、乱、差”实现向“净、齐、美”转变。“三个会战”取得明显效果,全市春季清运农村越冬垃圾5.5万吨,完成涵养林建设6257公顷,村屯绿化美化植树466.5万株,共创建美丽庭院2.84万户、干净人家2.54万户。农村厕所改造处于全省前列,已建设完成5968户;农村垃圾治理积极推进,污水治理设施加快运行,省方案确定的4个建制镇污水处理厂项目已近完工,年底前将全部实现运营。自行建设的5个污水处理项目也即将竣工验收。

  辽源市牢固树立“生态+”理念,转变农业生产方式,调整农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推行绿色发展、清洁生产,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化肥、农药用量实现负增长,减少幅度分别为5.3%、5.7%。其中东辽河流域化肥、农药用量减幅分别为11.6%、16.5%;养殖业污染治理成效显著,全市和东辽河流域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均达到81.5%,规模场设施配套率达到100%。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辽源市坚持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位一体,努力走出一条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绿色发展道路,实施百万亩造林、百公里流域治理、百万亩粮田建设“三百工程”。

  5月29日下午,东辽县安石镇菠叶村4组山坡上,23台浇水车轮番运水,70名工人分工合作,为2271亩新栽植的元宝枫浇水“解渴”。

  从去年开始,辽源举全市之力,以国家治理东辽河流域为契机、以涵养林建设为核心,启动实施“百万亩造林工程”。

  5年造林100万亩,6度以上坡耕地和重要水源地周边第一山脊迎水面所有耕地,东辽河干流和一级支流,辽河流域一级支流和东丰县的莲河、梅河等两侧缓冲带及2公里内第一山脊迎水面2度以上的坡耕地,全面实施涵养林建设,总面积6.9万公顷,总投资100亿元。

  不仅如此,辽源市还强力实施水源地保护工程,开展了“划、立、治”三项整治行动,组织实施“三网同筑”工程,建成杨木水库100万平方米人工湿地。目前,东辽河流域水源地,水质类别达到或优于Ⅲ类,符合国家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目标要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记者 庞智源 吕金洋

编辑: 徐慧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