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拜年” 第一新闻内容-第一新闻 李玉磊 2597640

说“拜年”

2018-02-11 16:13 | 来源: 人民日报

  大年初一,拜年了!

  正月初一来拜年。在中国人的风俗习惯里,这一天,人们总会早早地起床,首先向家里的长辈以及到其他长辈家中去拜年;出门遇到邻居、朋友,一开口第一句话也是拜年。

  拜年的由来,有很多版本。有怪兽说,即是流传甚广的“年兽”故事。赶走了年兽,初一早晨,人们作揖道喜,互相祝贺。有和解说,跟唐太宗李世民有关,说是通过拜年解开大臣相互之间的心结,此习俗从此流传于民间。还有报恩说,等等。其实年这个字,它最初的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禾”,下面是“人”,是个形声字,表示禾谷成熟,人在负禾;小篆字形即从禾字。《春秋·谷梁传》说,“五谷皆熟为年。”《说文解字》解释,“年,谷熟也。”由此看来,拜年实际上应是跟庆祝五谷丰收有关的吧。

  对于拜年,每个人有着不同的个人记忆。毕竟,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年代,在拜年的习俗上是存在区别的。

  想起小时候回父亲的老家过年,大年初一那天拜年的情形。一大早,父亲兄弟姐妹几个,就会带着自己的小家庭,拎上各式礼品,去往他们的舅伯叔姨等长辈家中。对方刚一打开门,父亲兄弟姐妹几人就会给长辈们拜年,说出祝福的话语,而我们几个“第三代”的小孩子,也是一定要脆生生地喊出“叔爷爷”“舅爷爷”“姨奶奶”等称呼的。长辈们听到后,一边眉开眼笑,一边赶紧将我们迎到家中叙谈。进到家里,看到桌上早已沏上了茶水,或是盛上了一碗碗红枣茶,摆好了糖果、瓜子、花生等各种吃食。长辈们总会招呼着多吃点,还会将吃食塞到我们这些小孩子的手里。当然,压岁钱也是少不了的。大年初一一整天,各家长辈的家中都是人来人往,络绎不绝,欢声笑语不断。以至于长大后,每当我回想起儿时在父亲老家过年的情形,印象最深的便是挨家挨户拜年的场景。

  我想,我所经历的上世纪90年代末拜年的场景,一定与三十年前父亲记忆中儿时拜年的情形,也就是上世纪60年代拜年的场景,有很大的不同。而在城乡之间,拜年的习俗也有差异。但是,无论何时、何地,拜年这种风俗的精神内核都是相同的。它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本质上反映的是中国传统的“礼”文化、家族意识、长幼观念等。拜年根植于中华民族的文化深处,浸入到每个中国人的骨髓里,对于中国人来说,拜年不仅是一项风俗,更是一种文化传统。

  既是文化传统,必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的登门拜年起源于何时,大概很难考证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古代的拜年形式比今天复杂。小说《红楼梦》里便写到了正月初一这一天,贾母等人要“按品大妆”“摆全副执事进宫朝贺”。贾家是大户人家,当是如此。普通人家自然不可能进宫朝贺,也不可能有这么大的排场,不过,也有磕头、作揖等各种形式。说到作揖,那也是有讲究的。前年央视新闻节目的男女主持人曾经在节目现场作了示范。标准姿势是男子右手成拳,左手包住;女子则相反,但只压手不抱拳。左右弄反,意思可就大不一样了。

  当然,古人的拜年也有其他形式。据说,唐代的时候,除了登门拜年外,还发明了一种“拜年帖”,有点类似于今天的贺年片。宋代时,这种拜年帖开始盛行。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祐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佣仆持名刺代往。”到了明清,则广泛流行。清代褚人获在《坚瓠首集》中就记载:“元旦拜年,明末清初用古简,有称呼。康熙中则易红单,书某人拜贺。素无往还、道路不揖者,而单亦及之。”

  今天,拜年的形式可以说是越来越多样,也越来越简洁,越来越方便了。除当面拜年之外,还有电话、短信、微信、网络视频等拜年方式。一过正月初一的零点,就会听到此起彼伏的电话铃声,收到一条接着一条的短信、微信。随着人口的流动和迁移,同一家族里的人们往往分散在各地生活,见面不再像过去那么容易,因此,这些新的拜年方式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

  拜年方式的变化,其实是我们的生活从传统走向现代的一个侧面,是社会向前发展的自然过程。在我看来,不论我们采用哪一种形式来拜年,扎根的仍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表达的仍然是中国人的情感维系。有国外汉学家就认为,中国人只要还在意过春节和家庭团聚,中国文化就仍然根基牢固;一直致力于保护年文化的著名作家冯骥才也曾道:“人情味正是中国最深的年味。”诚哉,斯言。

编辑: 李玉磊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