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日报记者 赵蓓蓓
除夕夜,辽源市西安区四合小区C区7号楼1单元王亚珍家,随着最后一道菜上桌,给丈夫“打下手”的王亚珍结合手势招呼儿子和孙子:“准备吃饭喽!”
32年前,王亚珍的儿子8个月大就被确诊为先天性聋哑人,夫妻俩东奔西走给孩子看病,日子过得紧巴巴。儿子成家后生活有所改善,可没过几年儿媳就不辞而别,留下了7岁的孙子。
最困难的时候,社区送来温暖,协调幼儿园、帮孩子减免部分学费、节假日慰问……一次次雪中送炭帮王亚珍渡过了生活难关。
“别人的帮扶只是一时的,最终还得靠自己。”王亚珍说。
2016年10月,在社区的帮助下,王亚珍在小区里开了一家饺子馆,店面不大,但是信誉好。一些老邻居都过来捧场,给王亚珍增添了不少信心。
“年前有不少顾客过来订饺子,我俩整天忙得不可开交,虽然比往年春节累点儿,但心里却美滋滋的,因为靠着自己的双手,日子越过越有奔头了!”丈夫李文良感慨地说。
“新的一年,一家人心要往一块儿想,劲儿往一块儿使,努力经营好咱家的小店,不给社会添负担。”望着桌上香喷喷的年夜饭,王亚珍发表了新春感言。
责任编辑: 周柏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