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标识发布 2022年4月15日是第七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日前,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标识对外发布。标识由数字415、红星和光芒组成。数字4的设计,形似宣誓的动作,表现出全国人民誓要维护国家安全的决心,及“安全有我”的个人责任感。同时也有利于提高415的辨识度,便于传播。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专题解读 什么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国境卫生检疫法》政策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是为了防止传染病由国外传入或者由国内传出,实施国境卫生检疫,保护人体健康而制定的法律。根据该法律规定,在中国国际通航的港口、机场以及陆地边境和国界江河的口岸(以下简称“国境口岸”),设立国境卫生检疫机关,依法实施传染病检疫、监测和卫...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亮点解读 处理好野生动物保护和利用的关系是这次修改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一个重点。一个变化就是更加突出野生动物保护的目的,对野生动物实行保护优先、规范利用、严格监管的原则。对野生动物利用,总的原则是要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要尊重社会公德,遵守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有关规定,利用野生动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于2007年8月30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自2007年11月1日起实施,共7章70条,是一部规范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原则和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内容的重要法律,能够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
《网络安全法》解读 《网络安全法》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网络空间安全管理方面问题的基础性法律,是我国网络空间法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是依法治网、化解网络风险的法律重器,是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的重要保障。《网络安全法》将近年来一些成熟的好做法制度化,并为将来可能的制度创新做了原则性规...
《中国反恐怖主义法》解读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反恐怖主义法共十章97条,对恐怖活动组织和人员的认定、安全防范、情报信息、调查、应对处置、国际合作、保障措施、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丨关于国家安全知识你了解多少?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是为了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维护国家安全而设立的节日。2015年7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十四条规定,每年4月15日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2015年11月,全国国家安全机关向社会发出通告,12339是受理个人和组织发现的危害中华人民共...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您应知道这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一章第二条规定: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
总体国家安全观研究中心挂牌成立 记者周斌 4月14日,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召开总体国家安全观研究中心挂牌成立大会。中心将打造成全国总体国家安全观研究的“理论高地”、面向国内外的总体国家安全观“宣传阵地”和全国高端国家安全教育培训的“人才基地”,为构建“大安全格局”、护航“第二个百年”伟大征程和中华民...
健全国家安全法律制度构筑国家安全铜墙铁壁 维护国家安全是全社会的责任。2015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国家安全法,明确规定每年4月15日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在第六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到来之际,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言人、立法规划室主任岳仲明介绍了近年来国家安全领域立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