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年,家国情

    又到一年欢度季,又到一年祝福时。开启中国年7天长假黄金时段,举国沉浸在1月24日农历腊月三十之夜千家万户大团圆,老少守岁辞旧迎新,1月25日农历鼠年春节如期而至,万众欢腾向往美好生活的幸福快乐气氛里,中国...

  • 中国年世界同庆,中国红全球飘香

    中国春节,世界同庆。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近年来日益成为一个全球性节日。近日,美国芝加哥上百位民众就涌入华埠图书馆,排队等待五位华人书法家现场书写的春联,为华埠增添浓浓过节气氛。当天...

  • 新时代新春联写满吉祥新喜气

    欢乐、祥和的春节,离不开春联。谈到春联,自然会让人联想起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这“桃符”借指“春联...

  • 农民站在“村晚”舞台中央彰显文化自信

    从1月8日开始,以“乡村振兴文化引领”为主题的2020年全国乡村春晚集中展示活动在浙江丽水市莲都区古堰画乡启动。丽水为主会场,安徽省、四川省、广东省、河南省、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黑龙江省、湖南省8省(自...

  • 欢乐平安中国年,吉林在铿锵行进

    1月24日,是农历腊月三十。这一天,这一夜,中国人最愿意过的高光时刻。从传统习俗看,从中国年文化内涵看,从新时代追梦奔跑加速实现对美好生活向往硬核看,大年除夕夜晚,都是万家灯火辉映,老少团聚喜开怀,辞...

春节,我们的中国年
  • “春节”一词,最早见于汉代扬雄撰、晋代范望注的《太玄经》卷一之《差》的注文中。其略云:行属于火,谓之差者,立春节……当然,《太玄经》所谓“春节”还不是我们今天作为一年开始的正月初一,而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这个节气。由于这个节气标志着阳气由弱而强、由衰而盛的转折,古人对其特别重视,而后逐渐延展开来,形成了系统的历法礼仪。
  • 古时的春节习俗在先秦已出现萌芽,虽然当时是与立春节气有关,但也是为了欢度新年而在新旧交替之际进行的。此时期的礼俗包括傩祭、立桃人、扫尘、宴会、祭祀祖先等。汉魏时期是春节习俗的定型期,相关庆贺活动有除夕驱傩、正旦朝会、立神荼郁垒、放爆竹以及聚宴饮酒等。到唐宋时期,春节习俗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其中傩祭活动的民俗性与娱乐性增强,另外还要守岁、立门神、挂年画、帖春联。而拜年的习俗在此时也趋于完善……
  • 腊月三十的除夕之夜,欢乐而又庄严。阖家团聚包饺子,谁吃到包着制钱的饺子最有福,一年走红运。院子里铺着芝麻秸儿,小丫头儿不许出屋,小小子儿虽然允许走动,却不能在外边大小便,免得冲撞了神明。不管多么困乏,也不许睡觉,大人给孩子们说笑话,猜谜语,讲故事,这叫守岁。等到打更的人敲起梆子,梆声才能锅里下饺子,院子里放鞭炮,门框上贴对联,小孩子们在饺子上锅之前,纷纷给老人们磕辞岁头,老人要赏压岁钱,男孩子...
  • 1983年,首届央视春晚一炮打响,而给观众留下印象最深的节目当属王景愚绕着桌子“吃鸡”,李谷一一口气唱了《乡恋》等七首歌曲,后来《难忘今宵》几乎成了每年春晚的结束曲。从央视春晚诞生起,大年三十儿晚上,一边包团圆饺子、吃年夜饭,一边看春晚,就成为那个年代约定俗成的过节方式。因为经济的发展,大批农村青年也开始外出打工,过年前再集中往家里赶,于是从那时起,“春运”就变成了春节前不得不说的话题。
  • 如果认为春节代表春天的到来,那就错了。其实我们所过的春节仅仅只是春天的一个节日。春节到来的时候,人间早已经属于春天了。春节只是给了我们一个春天已经来到人间的强烈感觉。或者说,春节只是庆祝春天已经来到人间的一个隆重仪式。而真正意义上的春天,是从冬至开始的。
琳琅满目年货中,家国情怀尽情流淌

琳琅满目年货中,家国情怀尽情流淌。“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在不少人们特别是年轻人心目中,最应该带回家的“年货”就是亲人的陪伴和相互分享的故事。这也足以表明,经过数千年传承,家国情怀早已沉淀为中华儿女的内在品格,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就在这琳琅满目的年货中,浓浓家国情怀尽情流淌。   琳琅满目年货中,国家发展跃然可见。没有国家繁荣发展,就没有家庭幸福美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从凭票证购买商品到通过电商“买遍全球”,从单调的文化生活到多姿多彩的银幕、荧屏、舞台……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每一个中国人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琳琅满目年货就是最好的证明。